佛弟子文库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2019/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师原文: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恬怡。身虽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

释义:

修习禅定者要进入正定(三昧),必须先将身体作适当的调适。如果尚未进入定中,须要停止一切动作。对于自己的一切动作,包括静止在内,都要了了分明,仔细观察。动作如果粗犷,气息也随着粗犷。如果气息粗犷,则心念杂乱难以平静,导致在静坐时心神烦乱,无法安定。

虽然还没有进入定中,也必须意念自己是在定中,这种做法称为逆作方便。要坐禅时,必须先选择并安顿好自己的禅房。来到禅床时,须要先安置好自己的坐处,要能够令自己坐的安稳,长久打坐也不会受到妨碍。

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髀齐。右脚指与左髀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

接下来调整双脚。如果采取半趺坐,将左脚放置于右脚上,双脚贴紧身体,左脚趾与右腿齐,右脚趾与左腿齐。如果采取全趺坐,将正右脚置左脚上。

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当口吐浊气。

接着宽衣解带,但是要整理好,不要令坐时脱落。接下来调整双手。左手掌放置于右手掌上,大拇指相对,安置于右脚上,随心所欲的贴紧身体。

接下来调整身体。未进行禅定前,要先扭动身体及四肢关节,反复作七、八次。接着按摩手脚,不要让手脚的温度有所差异。一切准备工夫作好后,就可以端坐入定。注意打坐时脊椎骨不能弯曲,也不能过于挺直。接下来调整头部和颈部。鼻尖和肚脐遥遥相对,头部不偏不斜,不低垂也不高仰,脸部对正前方。接下来以口将浊气吐出。

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舌向上腭。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切尔摇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吐气的方法:开口将体内浊气徐徐放出,不粗犷也不急躁,绵绵细长,随意而出。意念身体中脉络不通的地方,阻塞物随浊气而出。接着,将口闭上,以鼻纳入清气,重复作三次。如果身体和气息能调和,作一次也足够了。接下来将口闭上,双唇和牙齿微微相扣就可以了。舌尖紧贴上腭。接下来微微闭上双眼,只要见不到外头的光就可以了。

端身正坐时,要有如磐石一般,四肢不要摇晃摆动。以上就是初学坐禅时,调和身体的方法。简单来说,不急不缓、不松不紧,就是身体调和之相。

初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

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

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

调和出入息。初学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气息共分四类:风相、喘相、气相、息相,前面三类属于不调和的出入息,最后一类属于调和的出入息。

什么是风相?打坐时,鼻中的出入息会发出声响,这就是风相。

什么是喘相?打坐时,虽然出入息不发出声响,但是结滞不通,这就是喘相。

什么是气相?打坐时,虽然出入息不发出声响,也不结滞,但是出入息粗犷细,这就是气相。

什么是息相?打坐时,出入息不发出声响,不结滞,也不粗犷,绵绵细长,若有若无,心神安稳,情绪悦愉,这就是息相。

意守风相,则出入息涣散。意守喘相,则出入息结滞。意守气相,则出入息劳顿。唯有意守息相,才能安然入定。坐禅时,出现风、喘、气三相,就是出入息不调和。

如果再用心意守,就会造成病患,心识就更加难以安定了。

调整出入息,有三种方法:

一、一切都放下,令心安定。

二、放松身体。

三、意念气息从全身的毛孔出入,通行无阻。如果心识转粗为细,出入息也自然会细微绵长。出入息能够调和,则各种病患不生,心识也容易安定。

以上是初学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简单来说,不涩不滑,就是出入息调和之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悟而未证,绝不能了生脱死

原文: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

虚云老和尚睡觉打呼噜,但外边的境界都瞒不过他

一般我们只能看到经书上所记述的,五阴净了是何等何等...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

开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

禅宗对六识空性的体证

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境所产生的六种认知作用,...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改变你的思想,使令业果不成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在念佛法要中讲...

十大因素让僧人们健康长寿

长寿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秦始皇为了能使...

让你变更美的七种食物

很多研究都发现,某些营养素会让你变得更迷人,有一些...

打坐时如何解决腿痛腰酸

初学盘坐时,腿脚会出现麻木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

【佛教词典】有余依地

【有余依地】 p0548   瑜伽释十九页云:有余依地者:...

【佛教词典】银轮王

(杂名)四轮王之一。自天感得银轮宝而王三天下者。...

动物不是供我们食用的

四个很好的理由解释为什么你应该食素? 1. 因为吃肉就...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餐盘里盛满无尽血泪(图)

先打断腿,再装进笼子里。我们的餐盘里,盛满了它们无...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

过去世不知道造了什么业,应该如何忏悔

我们今生造的业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向佛菩萨发露,对不...

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

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谈谈在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

圣严法师:如何面对消沉的人生观

问: 许多上班族因每日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象...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

五种布施能迅速得福和改命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

宁静的真正意义

有个国王集中全国优秀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