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倓虚法师  2019/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修净土法门,唯一的行持,就是诚心念佛。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要念佛?”现在先就字义上来说明这两个字。

“念”字是一个“今”字和一个“心”字合成的。分开来说,就是“今心”;合起来说,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语,具足云:“佛陀耶”。按中国意思来说,就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明白”的意思。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义,就是求得现前一念心的觉悟与明白。

一念具足十法界,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微尘剎土,不隔毫端。”如能发心念佛,则“一念念佛,一念觉悟;念念念佛,念念觉悟。”“一念念佛,一念明白;念念念佛,念念明白。”

人谁不愿觉悟?谁不愿明白?但是人们口里只管说想觉悟,想明白,而心里却存着一些糊涂想。由于心有糊涂想,身体就去做糊涂事。

什么是糊涂想?就是意三业——贪、瞋、痴。什么是糊涂事?就是身三业——杀、盗、淫及口四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由于身、口、意三业不净,所以整天六根对六尘,分别声色货利、是非好丑,在所知所觉上做活计。

念佛就是回生换熟,放下这些所知所觉,离开能知能觉,而恢复到本知本觉上去。能够恢复本觉,就能成佛。

成佛也并不是另外添了些什么东西,就是用念佛的功夫,念得打成一片,把人们心里那些骯脏东西,去得干干净净,骯脏东西去净了,佛性也就现前了。

倓虚大师《念佛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倓虚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

心的四种安住方式

《金刚经》说菩萨他一生的修学只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

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大势至菩萨的力量很大的,他只要坐下来整个七宝地面都...

天天伴佛眠,朝朝从佛起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都在我们的念...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培养第二念的反击力量

我们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创造一...

玫瑰与刺

在为玫瑰剪枝的时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渗出拇...

恶口伤人的果报

恶语伤人时人们一般会拿直爽作挡箭牌:我很直爽,我有...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

【佛教词典】五部灌顶

(名数)谓金刚界之灌顶也。...

【佛教词典】解脱道论

梵名 Vimokāamārga-?āstra。凡十二卷。阿罗汉优波底...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

守空锅的老夫妇

佛经中有一则小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

一、寺庙启蒙 大师俗姓蔡,讳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

圣一老和尚亲见观音菩萨现身说法

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观音是最为著名的大菩萨。遇...

【推荐】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

【推荐】修持大悲咒的仪轨和功德利益

根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推荐】观音菩萨在佛经中的事迹故事

观世音。梵语称阿那婆娄吉低输,现今在西方极乐世界,...

老妇人的毒誓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

想得到健康长寿,其实就是三句话

《黄帝内经》上面就讲到了人的自然生命的长寿的总原则...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