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净界法师  2019/07/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个世间上,虚空的相越来越少了,因为高楼越来越多了,空气污染越来越大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讲由心可以看相,但是由相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心。

我们现在对有相的东西比较执着,所以你看虚空越来越少。有一个很有名的画家很抱怨,他说古代人在画画空白的地方留很多,他画一棵树,上面画一只小鸟,他不再画了,给你很多想象空间啊:虚空很多,这只小鸟可能往东边飞,也可能往西边飞,也可能会飞到我家来。他说,现代的人画画,画得太多,没有留太多空白。

那么,我们会讲到说,那为什么古代的人虚空比较多,现代的人虚空比较少?那么虚空到哪里去了呢?有一个欧洲的研究机构他们就研究说,古代的圣贤到哪里去了?古代那些很有智慧的圣贤,爱因斯坦、爱迪生跑哪里去了?其实《楞严经》讲很清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我讲实话,你说圣贤跑哪里去了?佛陀跑哪里去了?当我们众生的心都不再想着圣贤、不再想着佛陀的时候,他就消失了。你跟他不相应的时候,他就没有因缘出现了。这些圣贤其实是遍满法界的,但是你不再忆念他的时候,他就消失掉。就这么回事。

我们习惯性说,诶,这个东西跑哪里去了?那么孔夫子跑哪里去了?其实是你心中跟他不相应,他就消失掉了。所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就是说世间上所有的东西,法界统统具足,孔夫子的体性本来也就具足,但是我们的心跟他不相应的时候,他就没办法显现出来。是这个意思。所以有些道理你要把它参透,你才会想象说,那我怎么去创造极乐世界。你知道这个事情是怎么来,这个是怎么去,你就能够去创造你的人生。

你都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来,怎么去,你就是只在事相上用功,你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力量。

诸位要知道,“相妄”,虚妄的意思,不表示它不存在。虚妄的意思就是它是暂时存在的,你只能够借用。你可以借用它,但是你不能认为它是经常存在的。虚妄就是说,你可以借用你这个身心世界来积功累德。但是你要有心理准备,它因缘到的时候,消失的时候,它不告诉你,它不管你的,它要走就走的,你没办法控制它的。觅之了不可得,因为它来无所从嘛。

如果你现在的身心世界是有一个地方来的,那就不会改变,就永远是你的,你今生是这样,来生也是这样。但事实上不是这个意思。

你今生所有的因缘都是暂时借你用的。所以你现在就是跟生命在比赛,看谁比较快。我要赶快利用这个因缘!既然是假,但是你要怎么样?借假修真。你用这个因缘来积功累德,拜佛、念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然后,你这个因缘结束了,你一个新的心态、新的业力又创造一个好的六根出来。

好的六根从哪里来呢?它本来就存在。既然它本来就存在,为什么之前不会显现呢?因为你过去没有这个业力嘛。

所以,诸位要去体会:体性是遍满的,相状是因缘显现的。佛陀在前面的三卷一再重复这个观念,这是整个修首楞严王三昧的基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

【推荐】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始终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从前我和其他比丘...

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产生和形成,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必有其因果,所...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

圣严法师《开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时,总是喜欢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所以遇...

天堂净土

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

调伏心念如牧牛

过去佛在舍卫国游化时,有一年夏安居,波斯匿王发心要...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你不要去执着、去主宰这个妄想

佛陀的大智慧高明在哪里呢?他没有要你马上处理妄想。...

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一、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闻慧,闻到了之后要去...

只要戴上佛珠就会吉祥吗

问: 法师,现在很多人喜欢戴佛珠,只要戴上就会吉祥吗...

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

【佛教词典】三无性

梵语 trividhā nihsvabhāvatā。系针对遍计所执等三...

【佛教词典】天人师

【天人师】 p0370 瑜伽八十三卷十九页云:天人师者:由...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问: 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

慧律法师《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沉痛殷切的呼吁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平常都放不下,临命终时能放下吗

我们在座的老年人多,家里的女儿、孙女、外孙、孙子,...

造佛像的缘起与功德利益

佛有二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无相,体遍虚空法...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转机

大雨过后,有人抬头看天,晴空万里,神清气爽。有人喜...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

念佛时出现心魔该如何处理

问: 师父曾经碰过一个问题,可是后来在光碟里面没有...

净土法门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今天我们依然是讲净土缘起的第七门,就是为什么说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