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2019/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法名袾宏,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家姓沈,杭州人,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大师、憨山德清大师、藕益智旭大师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莲池大师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亦永诀,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投西山无门性天禅师落发,并于昭庆无尘玉禅师座下受具足戒。

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土法门,主持云栖道场四十余年,言传身教接引无数佛子同归净土。融合禅净二宗,定十约,僧徒奉为科律。

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禅师。临终前半月预知时至,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安详念佛而逝,世寿八十一,僧腊五十。

莲池大师因弘扬净土宗贡献颇大,被后世尊为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万千山水路 一颗虔诚心

大师有深厚的善根, 十八岁时,就知道要了知本具的佛性。他三十一岁出家,出家之后到处参学。大师游五台山时,感应文殊菩萨放光。也曾行脚数千里,去参拜北京的两位大善知识笑岩和遍融。这两位大禅师要求他“要守本份,不要逐名逐利,深信因果,要老实念佛”。莲池大师认为他们把真实受用的几句话传授给自己,正是二老的可贵之处。

由于他有这种至诚恭敬心,就这样参笑岩回来的路上,听到鼓声,一下子,他的桶底脱落。当时他就作了一个偈子:“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他一下把这种不二的心性给悟到了。憨山大师认为,这是莲池大师的开悟偈。

凭悲心祈雨  感龙天策应

莲池大师求法归来后,就在云栖山搭茅棚苦修。当地正好大旱,老百姓就请他祈雨。他说:“我没有祈雨的法术,我只会念佛。”老百姓坚持请求,莲池大师就敲着木鱼,循着田埂去念佛,他所念佛的地方很快就下雨。

此外,云栖山上多虎,环山四十里内每年咬伤达数十人,大师因此发悲愿,诵经施食,虎患不久也得到平息安宁。

当地老百姓因此就对他很崇敬,帮助他建了一个寺院即云栖寺,四方学子也依他来修行,大师教化远近,很快成一方大丛林。

莲池大师爱云栖之环境,此地既离杭州不远,又是山幽境胜之地,大师结茅驻锡,终使云栖寺成为历数百年而不衰的专修净土道场。

山径纡徐日,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此诗为清康熙皇帝巡幸云栖寺时所留下的五言诗,短短四十字,道出了云栖幽静深奥的特色。这片曾宗风广扇的净土道场,如今已是名为“云栖竹径”的旅游盛景。游人到此,往往感慨其韵味幽静,却再无人见“老僧半间云半间”之禅境了……

一心净土 生死如戏

莲池大师一生通宗通教,于华严宗很有造诣,然而他却一心净土,在戒律方面注重菩萨戒、比丘戒,注重专修,非常具有戒德。有人问:“大师,你修行的方法是什么?”他说:“我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临终前半月,大师预知时至,到城中告别诸弟子及故友。回到山中寺院,大师便用茶汤供养大众,作为往生前的告别。

七月初一晚上,大师进入大堂坐下,嘱咐大众说:“我的话大家可能不爱听,我就像风中的灯烛,油尽灯干了,只等一撞一跌,才相信是真的。明天我要出远门了。”

第二天夜,大师入方丈室,示微疾闭目无语。城中诸弟子赶到,围绕其旁,大师方才睁眼言道:“大家要老实念佛,不要装模作样,不得标新立异,坏我规矩!”说完,便面向西方念佛,端然而逝。

硕德传法脉  功德振莲风

大师一生教化众生,于明末时期享有盛名,得度弟子中既有出家僧,更有在家弟子,数以千计,其中不乏高官、名士。

大师于万历十二年,编《往生集》,记传古今往生者之事迹。二十年,开法于杭州净慈寺,又兴戒坛之制,行自誓受戒之法。于山中及城内外造放生池,作《戒杀放生文》,诫害物命。弘扬净土,著《阿弥陀经疏钞》等,融会事理,统摄三根,至于渊奥。

大师的著述《云栖法汇》一书,真是度世的宝船、法门的柱石。其中经典注疏及《竹窗随笔》等20多种著作,都风行于天下。大师平日教诫弟子:贵真实修行,勿显示神异。所以大师的许多神奇的故事,未曾记载流传。

憨山大师曾盛赞莲池大师

总结大师一生的操履——操守和践履,是以平等大悲心来摄化当时的众生:“非佛言不言,非佛行不行,非佛事不作”。就是他身口意三业都是想到佛法,故憨山大师认为莲池大师就是法门的周孔,就好像儒家有周公和孔子一样。

憨山大师眼里,莲池大师是应身大士,法身大士再来的人物。

“惟莲池大师的才具足以经邦济世;悟性,足以传心印;教理,足以契合根机;戒律,足以护持正法;操守,足以警励世人;规约,足以疗救时弊,若不是应身大士来开朗末世重重昏暗,谁又能做得到这些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苏州灵岩山寺明学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苏州灵岩山寺方丈、当代...

唱着无涯歌,走向极乐国——新罗元晓大师

元晓大师,新罗人,西元617年生,20岁时剃度于黄龙寺,...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

出尘 广钦老和尚生在清朝末年,从小身世坎坷,四岁的时...

古代禅师们奇特的圆寂方式

如果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佛法有了真实的了解,能...

性然法师:恩师传印上人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编者按:值上传下印上人示寂百日,传印长老嗣法门人并...

梦参老和尚的一梦因缘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讲讲,讲讲我的历史,说什么呢?...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画传

一、父亲早亡,少年出家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

普庵祖师与普庵咒

农历七月廿一日,为普庵祖师圣诞。他曾发菩萨大愿,凡...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功

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

业障是怎么来的

根据经典及祖师所说,业障的聚集有以下几种原因: 1、...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

【佛教词典】无生

(一)又作无起。谓诸法之实相无生灭。与“无生灭”或“...

【佛教词典】见道依九处身

【见道依九处身】 p0643   大毗婆沙论二十五卷十七页...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

善于利用你的想像力

我们讲因缘观,因缘观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

争夺的心总是让人痛苦

人类的欲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自利的贪求,这...

如何理解对财神的供养和礼拜

「大吉祥天女神咒」,大吉祥天女咒出自大藏经化字函《...

神医耆婆未请槃特比丘的因缘

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说法度众。一天,神医...

【佛学漫画】佛陀为众生开的吉祥方子

佛说吉祥经...

这是一种骗术,为何仍有人受骗上当

【原文】 或问:烧炼①之诓骗,莫不知之,而恒中之者,...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

「我执」让我和老公渐行渐远

昨天早上,一纸离婚协议书,把我的婚姻带到了迷茫的境...

「阿弥陀」三个字意义重大

【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

计较得越多,失去得越多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