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广钦老和尚  2020/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出家更应该努力,看是否能了生脱死。受戒是修戒定慧,看是否能修到「到那里都很自在」,随处都可度人,到处受人恭敬。

在修行方面,不管走到那里,都受到别人的欢迎,这是因为韦陀菩萨的拥护,所以到处受人尊敬。有修行的人,不一定要自己发心建个大寺庙,有修行的人,跑到深山里,不管有没有吃的、穿的,都会有韦陀护法拥护来建成大的道场。

出家了非比在家人,要看破名利、淡泊一切、不去攀缘。修行是自自然然的,你修到那里,韦陀菩萨自然拥护你到那里。

要尽心常住的事情,才能增加福慧,否则一辈子不能了脱。如果生死已经了脱,能弘法利生,到那时候,虽然我们不求名利,名利自然也会跟着而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广钦老和尚文章列表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

六和敬的意义

「六和敬」是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也就是让彼此能够和...

居士团体可以称为「六合敬僧团」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入寺方知三宝恩

作为三宝弟子,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但从形式上...

看护比丘,就等于看护佛陀

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后,努力禅修...

专访觉光长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缘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

戒律衰败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道:我经常听人说起海的故事,海究...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么

问: 居士到寺院里修行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答:...

口业清净,自然有功德效用产生

《说文解字注》阐述话字之义,即是会合善言。所以,真...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佛教词典】胜军

【胜军】 梵名Jayasena,音译阇那犀那,七世纪时印度著...

【佛教词典】惑

【惑】 p1186 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发业润生烦恼、名惑...

受持少法就能获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门

昔时,佛在海龙王宫,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众多大菩...

人死只有业随身

从前有位最富有的人,他一生最欢喜珠宝和金银,可以说...

人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

两位夫妻的两种结果

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先生的职业是相同的,都为领导开...

宏海法师:心经·可以静心也

第一讲 心经之心 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现今我们这个...

佛教对地理风水的看法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素呢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当中,他很痛心地看到这么一个事实,...

清定上师《心经开示录》

观自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

佛教里的10种善恶因果

今复举恶业、善业别述如下: 恶业有十种。 杀生、偷盗...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