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路头若识得,生死当下休

体光老和尚  202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路头若识得,生死当下休

我们对于社会上这一切境风、音声色相、男女饮食,你没有染,没有爱,没有嗔,这就是出世法。

话头看得纯熟,对外边的音声不动心不动念,内不起贪嗔痴,这就是一个大修行人,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你不要着急,你不贪不染,这就是出世法,不是到哪儿去找一个出世法。这世间的贪嗔痴,这些染,这些爱,甩不掉丢不开,这就是世间法。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说得很明白,你就这样就行了,可祖师话是这么说,心平,我们的心平不平啊?我们平不了,那就不能把功夫甩掉。

修行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当下休。

什么是路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分别心、执著心、妄想心、人我是非、贪嗔痴、这就是识,有这个识,你这个智不得现前。

你所做的都属于生灭法,也就是生死。你不要以为你用功多少年了就了不起,你多少年是多少年,没用!

我们若以分别心、执著心来用功,百千万劫也了不了生死。说依智不依识,识就是分别心,你若执著你那个法,执著你那个功夫,执著你那个门道,你别说今生了不了生死,你生生世世也了不了生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体光老和尚文章列表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

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

我问大家,菩萨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不断地讲世间的苦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有限的。人们追...

证严法师:情爱

有位少女问男女之情,如何才好? 师言:要专,要规规...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

厌离娑婆和厌世嫉俗是一回事吗

问: 顶礼法师。厌离娑婆的厌和厌世嫉俗的厌是一回事吗...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

二禅,亦名定生喜乐地,谓行者厌患初禅觉、观之浑浊内...

种植宽容,收获感动

什么是宽容?宽容是宽大有气量,原谅不计较他人。宽容...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一、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孔夫子生在春秋时代,这个时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后期,...

【佛教词典】文殊前三三

(杂语)唐无著禅师,与清凉山文殊菩萨对话中之语,碧...

【佛教词典】观所缘缘论

全一卷。陈那作,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星云大师《佛教的生活学》

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徒、各位法师,大家好!大...

佛陀为何要示现「纳妻相」

四、纳妻相:经云: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

劝化更多的人来行善

有的人喜欢个人行善,然后好自己独吞善果。见别人行善...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

不生退怯厌倦,如是发心才名之为真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

一滴水的思考

一滴水,单纯而透明,在阳光下却能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接触佛法半年多,为什么对佛法没有什么疑问

问: 我较深入地接触佛法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别的师兄...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佛法宗派大概

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