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宏满法师  2016/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有限的。人们追求长生不老,正说明生命美好,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可是,即使这样短暂的生命也是不容易的。世上多少有生命的东西,但又有多少能像人类那样生存呢?据科学考察,世界上共出现过一亿二千万种生物,人是所谓“万物之灵”,我们能作为“人”,已够幸运的了。

但是,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诞生到世间的第一反应就是啼哭,这就预示着人生要经历种种磨难。这种磨难伴随你一生一世。我们知道,人出生时,是自己在哭,别人在笑;当人离开世间的时候,是别人在哭,自己在笑。来的时候,自己在哭,是对苦难的预感;别人在笑,是对你的欢迎。走的时候自己在笑,是对苦难的解脱;别人在哭,是对你的留恋。一哭一笑,决定了苦难对你身心磨练程度的轻重和你对克服苦难的态度。古语讲:多难兴邦。可见磨难对一个国家来讲是一种财富,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不管遇到什么环境,就算是困境,绝境,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关键是要敢于面对苦难,有直面苦难的信心和勇气。只有这样,一个人在真正忍受磨难的时候,就会忘记磨难。人世的好多重要的事情,正是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感悟。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和勇气。

我以前看《西游记》,就体悟一句话来说明孙悟空的,叫做“苦练七十二变,应对八十一难”。如果孙悟空面对苦难的的磨练而不能忍受的话,那他也绝对战胜不了八十一难,护持唐僧取得真经。这说明人生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经历磨难,才能成功。只要我们的心坚强,什么困难,险境都能冲过去!人生没有走不过的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首先要自己打通心路,任何道路都可以通过去。如果通不过去,主要是你的心路不通啊。人生要学会自己培养生命的坚强力。其实人生很简单做平凡人,做平常事,平平安安过生活。一个好的念头,可以提升你的生命力,坚强你的生命力,这样你就会更加顽强伟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要利用这有限的生命,为自已,为别人,为社会作贡献。雷锋就是一个榜样。他曾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可现在有些年轻人,其中不乏“天之娇子”的大学生们,承受不了苦难的磨练,而走入了人生的歧途,甚至选择了以死亡来了结自已的生命。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对于这一类大学生,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他们的心理和思想进行行辅导和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值得关注。

我觉得首先要解决是心态的问题,现在说起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成了热门的话题,原因有很多种,大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强调的是 “自我”而非“社会”所需。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转变,以务实的态度转变就业观念,古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要先就业后择业作为第一选择;生存是首要,在就业并打好基础后再选择对口专业。敢于承受社会竞争压力,要把压力变成动力。鼓励大学生勇于到欠发达地区去工作去创业,积极响应国家的“西部建设和志愿者计划”行动,实践自我能力,做到“物尽所用,人其所能”。社会上的一些就业歧视现象在无形中也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学历歧视和行业歧视给大学生就业设置了一道道障碍,所以消除就业歧视才能更好的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要树立社会的良好气氛,给大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方便之门。

正因为生命有限,所以人们常常哀叹人生苦短,却不知道人生的长短并不只是以寿命来衡量的,赋予人生更丰富的内涵,使之更有意义,有价值,也就等于是延长了生命。要懂得珍惜。生命只有一次,要悟出生命的珍贵,享受生命的乐趣,要珍惜生活给予我们的每一恩赐。珍惜每一寸光阴。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是一个招呼,一个微笑。更要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虚度年华而悔恨。

所以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爱惜自已,不要过多的抱怨别人。一个人生在世间,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要老是怨天怨地,怨爹怨娘的。毕竟我们生长在世上,靠大地养育,我们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要把关怀别人,不要因暂时的困难难以解决就怨天尤人或是抱怨不公。

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都是一个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你只能尽情地看,但不能带走;路上的客店再华丽、再舒适,但你只是一个异客,不是属于你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人来到世间,是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百姓,是富豪还是乞丐都不例外,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就连你的身体,也是吃着大地的五谷,饮着自然的水露生长的,最终也得归还给大地,化为尘土重归自然。因此,佛教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要有一个明白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在滚滚红尘中,要学会“爱惜自己生命的每一天”。

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圣严法师说:“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这是人生的真正解脱。人要学会解脱,解脱在我看来就是自在放下进得去,出得来;拿得起,放得下;就是能自动放下沉重的包袱,一句话,就是能及时超越一切束缚!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磨难,遇到坎坷,谁都会遭遇不测,遭遇排挤,谁都会遇到嫉妒,当你遭遇到磨难和不幸的时候,学会自我解脱,是一种大度,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天地无限,人生短暂,你会从解脱中得到快乐,你会从解脱中认识生活。人生的本质就是在约束和解脱之间跳动摇摆舞。生命的束缚无处不在。每解脱一次,就成长一次。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生存和做人,你活着是你自己的事,不管逆境顺境生存完全靠自己。心态决定事态,有好心态就有好的前途。

万物皆空,荣誉地位像彩虹一样不能长久展现。当我们心情不好时,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紧,关门不跟人说话,嘟着嘴生闷气,锁着眉头胡思乱想,结果心情更坏,最后把自己的身体搞坏,甚至想到轻生。此刻,我们要学会转念头,从原有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好好审视自己,看看那些是垃圾,给自己制造困扰的想法,要狠下心来,把它抛开。用甘露法水洗去那些不净的心念,提起我们的正念。经常这样训练自己就能应付自如,拥有清醒的头脑和清净的心灵。

当我有烦恼的时候,我会时常这样问自己:现在的烦恼对你了脱生死有帮助吗?没有必要去惩罚自己了。有人说:烦烦恼恼地过是一天,开心安乐地过是一天,为何不选择开心快乐地过一天呢?转一个念头,面对的又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俗话说:人的一天眼睛一睁一闭就过去了,人的一生一闭不睁也过去了。佛陀教导我们人生无常,“生命在呼吸间”,这说明人生短暂,我们需要珍惜。所以我们要时刻控制我们不好的心念,保持一颗祥和,坚强的念头,平等的清净心,这种熏习的力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周围磁场、气氛都随着心灵变得祥和、平等、美好!万法唯心造,心就在把握当下一念。让我们一起努力,以佛法的智慧来净化我们的心田,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这些事都会怕

前两天,中国佛学院有人来接法,我就和他们讲:你们接...

人生的四法则

不知你看过以下经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

时时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

迷惑时,我们失去所有时间,开悟后,我们拥有全部世界...

空留遗憾又何用

光阴似箭,城市人生活忙碌,时间好像永远不够用,匆匆...

还重吗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

「永保初心」的意义

问: 在听您开示的时候有句话叫做永保初心,很受感动...

持身不可太皎洁,处世不可太分明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婆媳关系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修行人心不要急躁,也不要生卑劣心

《华严经》里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

宏海法师2018天津行开示

好,各位,那我们先,既然是今天大家来行这个佛事,特...

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

菩提心的别相有十个。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

【佛教词典】欲法开缘

亦名:与欲开缘 子题:开欲、与欲是开唯除结界是制 随...

【佛教词典】文殊三名

文殊,指文殊师利菩萨。据翻译名义集载,文殊师利(梵...

【推荐】爱女的离世,让我扔掉「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小到大几乎都生活在顺境之...

菩萨戒之说四众过戒

丙六、说四众过戒 这一条戒也是属于菩萨的重戒。也就是...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一 礼佛(三拜,举香赞) 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疏》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

把48大愿作为我们发愿的参照

当我们对念佛法门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起了一...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

警惕「卧室杀手」

卧室是我们修养生息、放松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装...

梵网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

圣严法师:把自我的立场放下

有一天,我在上课时说:「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