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人心不要急躁,也不要生卑劣心

悟公上人  2024/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人心不要急躁,也不要生卑劣心

《华严经》里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这个“信”字非常要紧!但信了以后,必须要起步,要起行;你不起行,只种善因,不能证道。

那么怎么行呢?这行不是叫你东跑西跑,乃是息诸妄想,破诸无明,也就是说修寂灭法门,这寂灭法门即如《无量寿经》里讲的:“超出世间,深乐寂灭。”

那么怎样修呢?这修行不离“止观”二字,止就是寂静修,观就是思维修,必须作到止观双运,不可偏废!而大家熟悉的念佛三昧,就具备这两种内容。

《妙法莲华经》说:“若坐若经行,除睡常摄心,以是因缘故,能生诸禅定。”由此可知,这个禅定的成就不是人家送给你的,是要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所以如果我们欲想成就念佛三昧,必须守口摄意身莫犯,做到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单提佛号,除睡常摄心、绵绵密密。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里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自得心开”就是亲证“不生不灭”的体;故我常常讲,“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是不生不灭法,我们念佛,就是修不生不灭法。因地真,果地必不虚,没有如是因,必不得如是果;有如是因,必得如是果。

我们修行人,心不要急躁,就算这一生不得念佛三昧,亦能作到“念佛消旧业”呀!况且四十八愿里头,没有说你不成就念佛三昧,就不能生净土呀!更何况一生净土,不愁不开悟呀!禅门有两句话:“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我给改二个字,就是“念佛”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若不造新殃,定当生净土。

再说,我们修行人,不要生卑劣心,我们应当要争上心,怎么争呢?他既是丈夫,我也是呀!他可以成就,为甚么我不可以呢?所以不可以退屈,应当要争取。人见为圣贤,我也要学圣贤。

《增一阿含经》里讲:“若人本无善,亲近于善人,后必成善人,善名遍天下。”这个善恶是对立的,父母亲给我们生下来,这善恶两字就在心中,我不作恶事,就做善事,既然如此,何善自荐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戒淫九想观

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

漫谈日常修行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八懈怠与八精进法

在《长阿含经》卷九中,佛陀游历鸯伽国,与千二百五十...

持之以恒方可登峰造极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一个人成功与否,关...

越修为何觉得自己越差劲越惭愧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越修觉得自...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

仿荤素食的危害

仿荤素食中的添加剂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

【推荐】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我们再看第三个,业果的问题。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

【佛教词典】琅玡山觉和尚语录

全一卷。宋代临济宗僧琅玡慧觉撰,门人元聚集,明永乐...

【佛教词典】一切法有三种义

【一切法有三种义】 p0011   显扬二十卷四页云:又一...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 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地藏菩萨的分身遍一切处

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途,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

广化法师《素食的利益》

弁言 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

佛陀的四种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

工作很忙,如何定早晚课

问: 弟子在医院工作,很忙。请开示:如何定早晚课? ...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

你凭什么离开三界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