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却欲嗔恨而堕为神

王日休居士  2020/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却欲嗔恨而堕为神

【原文】

世有疾恶者,谓世间为恶人,予力不能治。死必为神以痛治之。而不欲生西方。按佛言:神在六道中,为堕落之数。而西方则超出六道轮回。故修西方者,以正直慈悲为本。见于所为,无非慈悲。若人有罪恶,则悯其愚痴。

人有困苦,则欲其济拔。是无累于己,而于一切众生有大良缘也。为神者,以正直嗔恨为本。见于所为,无非嗔恨。若惩人之过,则加以疾病。治人之罪,则加以火镬。是有害于物,而于己则受为神之福尽。以嗔恨作业,故堕地狱。自地狱出,则为蟒蛇趸蝎之类,无时而超脱也。

昔有二僧同修行,一僧作福而多嗔,一僧常戒之不从。后多嗔者死。戒之者附客舟至江上[共*阝]亭。其庙神甚灵,能与人言。客登岸祭神。

神告之曰:与汝同舟僧,可来见我。其僧往见之。神乃言曰:我是汝同修行僧。以多嗔故,堕于此为神。其僧欲见神形,坚不肯。再三欲见,乃露一截蟒形。神又言曰:有人施绢十疋,可为我作追荐。次于洪州西山上见我。僧如其言。果于西山上见死蟒一条,长二三里。嗔恨之报如此。

且人有一心虚明,湛然如清冷之水。一起嗔恨,则若投以污秽之物,败其清冷甚矣。一起慈悲,则若投以沉檀之香,助其清冷亦甚矣。人何苦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必欲嗔恨而堕于为神。岂不惑哉。

【演莲法师译文】

世有疾恶如仇的人,希望自己死后为神,定要严惩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因此不想往生西方。据佛经所说。神也是包括在六道之中,同是属于堕落的范围。而西方极乐世界却是超出六道轮回。

念佛求生西方的人,是以正直慈悲为本。看到人的所作所为,无不心怀慈悲。如见人有罪恶,则怜悯他的愚痴;见人有困苦,便设法帮助救济他。如此存心,无损于己,而对于一切众生却能广结善缘。

至于神,那就不一样了。神是以正直嗔恨为本。只要看不惯人的所作所为,就会生起嗔恨心。若要惩人之过,就作祟使他生病;若要治人之罪,就对他施加酷刑。似这样的存心,不但对众生造成损害,而自己本身因在位时嗔恨造业,一旦福尽后,必定堕入地狱。自地狱出,尚有余报,则转生为蟒蛇、虿蝎之类,想要超脱恶趣,那就时日漫长了。

从前有二位出家人在一起修行,其中一位僧人虽能修福而嗔心重。另一位出家人也曾经常劝诫他,可是他总不听。不久,这位多嗔的僧人就死了。几年以后,他的同修搭客船到江西[共*阝]亭,那些船客听说附近有一座庙中的庙神特别灵,能够通晓人语,于是纷纷登岸祭神。

神就对他们说:“劳烦请那位与你们同船的出家人来见我。”等到这位出家人来了,神就对他说:“我是你以前的同修僧。因为我的嗔恨心重,所以堕落在这里为庙神。”

这位出家人便一再要求庙神现出原形,庙神坚辞不已,只得露出一截蟒形。并对他说:“如果有人施绢十匹,希望你能为我做超度,然后可以到洪州(江西南昌)西山上见我。”这位出家人一一都答应了。后来果然在西山上看到一条死蟒蛇长有二、三里。这就是嗔恨心的报应啊。

人人本来都具有一颗清虚妙明的心,湛然清澈如无波的潭水。若起一念嗔恨,便如同在清水中投入污秽物,把好好一潭清水全都弄脏了。若起一念慈悲,好比在清水中投入沉檀香,能助清水更具有疗毒的作用。

这样说来,人何苦不以慈悲的心念佛求生西方,却偏要怀嗔恨的心而堕落为神,这岂不是太糊涂了。

《龙舒净土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学漫画】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

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她经历了什么?...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

大安法师:一万佛号怎样念法

问: 一万佛号怎样念法?对有工作的人及没有工作人的...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不可思议的佛号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虽然只是一个声音,写下来...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 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

少欲知足,诲众清约

少欲知足 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

啰嗦唠叨对孩子成长有没有影响呢

问: 师父,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关心孩子,平时...

【佛教词典】三阿僧祇劫

菩萨成佛的时间。阿僧祇劫,华译无数长时。菩萨的阶位...

【佛教词典】三地断障证真

【三地断障证真】 十地中发光地的菩萨,加功用行,发起...

四种修道的方便门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

太虚大师《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一、信 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

绸包破毡

世间有些人外表不扬,而内心即满肚子学问和智识。有人...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昌臻法师《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 一...

矿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师

李圆净居士编写《印光大师嘉言录》。他就在一篇文稿里...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

五逆重罪与无间地狱

《集颂》: 杀母弑父害罗汉,破僧出佛身中血。 随犯一...

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关于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

如何修出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有一次,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

【推荐】净土法门有何殊胜之处

净业行人都知道,在净土经典中,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