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修无分别智

净界法师  2020/10/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要修无分别智

这个地方等于是有人提问,说,因缘观能够产生增上的功德,但是这个真如观,无分别智,完全不分别,修习无分别智对菩萨根本不能增上嘛!那么修无分别智干什么呢?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

无着菩萨就回答说,无分别智妙用无穷。我们看。

如末尼天乐,无思成自事,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

讲出两个譬喻,说天上有两种的宝物:第一个是摩尼宝珠。这个末尼就是如意的意思,你能够向摩尼宝珠祈求,所求如意。第二个是天上的乐器。这个摩尼宝珠跟天上的乐器,“无思成自事”。它们都没有明了性。摩尼宝珠本身不能分别;天上的乐器,没有人弹奏,它本身也没有分别,但是它们就能够成办自己的事业。摩尼宝珠能够让你所求如意,天上的乐器能够演奏种种美妙的音乐。而它们两个都是没有分别,也能够生起这么多的妙用。

前面是比喻,这以下合法。“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我们要知道一件事,三世诸佛能够成就广大的事业,到十方世界,月印千江,百界作佛,同样一个法身现出无量无边的应化身,那一定是要有无分别智才有办法做到的,“常离思亦尔”。那是远离我们凡夫这样的个体生命的执取。

所以《楞严经》上说,我们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凡夫的生命,我们追求一个波浪,但是却放弃了整个大海。就是说我们太重视今生的生命,把今生的生命看得太重要了,把今生的得失看得太重要,产生种种的执着。你太重视今生的生命,你就失掉了无量的生命。那么佛陀是怎么样呢?佛陀放弃了个体生命,结果得到了无量生命。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思惟。你现在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你追求今生的安乐,个体生命看得很重要。但是,死亡的时候,你所有的希望全部破灭。这个个体生命,这个波浪,大海打到石头的时候现出一个波浪,这个波浪也不会太久,掉到海里的时候它又消失掉了。你临终的时候就非常的恐怖不安。

第二个选择,你放弃今生的个体生命,追求无量的大海的生命,就像佛陀一样,“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这样子的话,你就要远离对今生的执取。

所以这个地方是说,一个修无分别智的人,才能够真正产生广大的佛事,心胸才能够开阔。这个是说明佛陀的无功用的妙用。当然,无功用主要是要无分别智——真如三昧的加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这个道秀法...

真如缘起的三种问难

《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特别是在唐朝有三种问难,...

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

香严童子闻香气而成就圣道的过程

前面是讲总相,这以下讲到他个人在有为当中所选择的一...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此二句,名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欲是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无始劫以来的病根...

【佛教词典】学无学

(术语)研究真理,以断妄惑,谓之学。真理究,妄惑尽...

【佛教词典】长生库

(堂塔)贮长生钱之库藏。今俗呼典当为长生库。老学庵...

最上等的供养

佛陀游化到一座城中,城主听到释迦牟尼佛入城,知道佛...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寺院晨钟暮鼓的仪轨

佛钟包括大钟和小钟,它们的鸣法非常的繁杂,不同的佛...

只此浮生是梦中

许多时候,一些从事演艺工作的人,不觉都会发出对生命...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

星云大师《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

幸福,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望、所追求的目标,但是世界上...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

大家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要互让互...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

卡尔是一位卖砖的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使他陷...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这「四勿」是远离邪淫外缘的好方法

我们先举个例子,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远离邪淫的外缘...

永远对工作保持热情

一个在路边卖饭盒的男人,由于没有文化加上听力视力都...

别想了,快去做吧

一位老教授来学校做演讲,礼堂座无虚席。老教授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