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圆瑛大师  2021/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不乱即是定,此乃万世持名念佛从出之大原,乃金口所亲宣之妙法也,亦即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一心者,专一其心,纯一无杂;不乱者,湛然寂静而不动乱。既得一心,自然不乱;果能不乱,才是一心。念佛念至一心不乱,其定力为何如耶?

佛之所以教人念佛者,正以众生之心多随境转。从朝至暮,从年竟岁,从生至死,都是对境生心,念念分别,起灭不停,纷乱无绪。例如眼根见色,无论是好是丑,则被色动;耳根闻声,无论是赞是谤,则被声动;鼻根嗅气,无论是香是臭,则被气动;舌根尝味,无论是美是恶,则被味动;身根对触,无论是违是顺,则被触动;意根缘法,无论合意不合意,则被法动。故佛教人一心念佛,不起妄念,不为境动。如果专念于佛,心不攀外境之缘,净念相继,则六根都摄,如如不动,即入三摩地(译正定)矣。

或问:念佛如何可以不为境动?

答曰:念佛之时,其心归一。心念于佛,佛不离心。六根虽是对境,而不攀缘,自然不为境动,所谓百花丛里过,叶叶不沾裳。我身如佛殿,六根如六门。念佛之心如殿中人,佛即殿中佛。其人在殿中瞻仰恋慕于佛,一心专注不散,则虽六门洞开,门外所有种种境界,浑然不见不闻、不知不觉。念佛亦复如是,念得心空境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分别不生,如古德云:“铁牛那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自然不被境动矣。

又,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功成。三昧是印度语,译为正定。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即得正定。如《成具光明定意经》云:“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而一其心。”念佛能得一心,此岂不是念佛具足定学之明证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圆瑛大师文章列表

破地狱的偈

原来有这样一个公案,就在宋代的时候,苏州有一个姓朱...

【推荐】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观经》中的下三品往生说,反正...

念佛如何对治妄想

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

【佛学漫画】假和尚与真名号

老实的方大爷因为假和尚而念上了这句真名号,最终如此...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 复次,普广! 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汤夫人的七笔勾

(一)纺绩绸缪,作罢晨昏用意周,夫若成名后,富贵同...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以下的观心无常跟观法无我,偏重在调伏我见的颠倒。就...

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很...

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

【佛教词典】不顺意

【不顺意】 p0318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不顺意者:谓...

【佛教词典】有所对

【有所对】 p0541   瑜伽六十二卷十页云:若法,所治...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

小军比丘出家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婆罗门,哥兄弟两个人。两个人,...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

【推荐】地藏菩萨的咒语--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

当代素食观念与餐饮业经营

如果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国谈论素食,许多中国人可...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

微信朋友圈里的善恶因果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

六款素食养生锅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提倡吃素的人也日渐增多,而...

大安法师:如何克服贡高我慢之心

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慢,就是贡高我...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

让内心健康的七戒

一、戒疑 疑心病者,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