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净界法师  2021/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我们看第一个空无边处定。

一、空无边处定,谓行者厌患色如牢笼,不得自在,心欲出离,乃摄心谛观,加功用行,破于色故,思惟“无边虚空”之相。此定成已,如鸟出笼,自由自在,已无业果色法,惟存定果色法,名“空无边处定”。

前面的四禅,他的色身虽然怎么精妙、怎么光明、怎么庄严,四禅还是有固定的色身,只是那个色身特别的清净美妙而已。但是到了四空,它是讨厌色身,所以,他就厌患这个色身就像牢笼把他的这个明了寂静的心给关住了,不得自在,他想要从色身的牢笼里面跑出来。

他怎么做呢?他就“摄心谛观”,而且“加功用行”,他就今天观,明天观,一年、两年、三年、十年,破除色身的障碍。他怎么做呢?他跑到一个空旷的高处,他眼睛就取无边虚空的相状。把那个相状取出来,取出了以后在心中就思惟:我的生命体一定可以把它变成虚空的相状,我一定可以做到的,不断地这样思惟。思惟以后,“此定成已,如鸟出笼,自由自在”。他就没有固定的业力所变现的色法,只有随心自在的这种定果色,叫作空无边处定。

这个无边的虚空相状我们解释一下。佛教的空,它是一个道理,是一个哲理,它是一个法。外道在观这个空,他是执着一个相状,它这个空是一个死的,它不是一个法理,它是一个相状,这地方有差别。同样是进入虚空,我们是进入空性,外道是进入空相,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

空相,只要有相就是生灭法,就是生死轮回了。空性是一个真理,那是解脱自在的,所以这个地方诸位要分清楚。外道他没有佛法的传承,他不知道怎么去思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因缘生里面去思惟一切法是自性空,他只是去取虚空的相状,然后把自己观想成虚空的相状,最后把业果色给消灭掉了。所以这个人他也是相状,只是说他活在另外一个相状,一个更寂静的相状而已,所以他还是有相状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十住位的菩萨有什么特点

十住位的菩萨有什么特点呢?因为他有禅定跟智慧的加持...

我也可以为你忙

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禅僧,问道:你自从来此学禅,...

达摩大师传授入禅门的四句口诀

菩提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

【佛学漫画】达摩大师

禅自拈花来,达摩苇上飘...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

禅对生命的重要性

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自立法师:观音菩萨聪明偈

我介绍一首「求聪明」的偈子,这是我做小和尚的时候自...

灵隐寺腊八粥的熬制秘方,在家也能做

准备食材 主料:糯米150g、粳米50g、蜜枣10粒、白芸豆...

宏海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一讲) 前言: 佛法的流传,主要是要有人来讲,有...

【佛教词典】虚空与空界差别

【虚空与空界差别】 p1169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九页云:...

【佛教词典】五重世界

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即:一世界、一世界性...

在道场里要懂礼仪守规矩

在道场里要尊重三宝,要懂礼仪,要守规矩。站有个站的...

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

【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

我们什么时候因为别人而改变过

平心而论,每一个人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要...

佛教中夫妻相处守则

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

梦境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的意义

佛陀很少给人析梦。析梦就是解梦,对所梦之境的分析。...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们相聚洗心禅寺,这是缘...

很多人念佛都忘了这四个字——收摄身心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

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

一诚长老说,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比如佛教说的...

你要经常反省自己,准备好了没有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改变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的命运,...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

会说话的两头瞒,不会说话的两头传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