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容通法师  2021/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问: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呢?感恩法师。

容通法师答:我们知道色、受、想、行、识,是指佛法里面所讲的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我们所有的有情众生的身心世界,都是由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构成的。色是指物质方面的,受、想、行、识是指精神方面的。

那么我们看,这个想蕴到底是指什么呢?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个想是怎么构成的,上面一是个相,下面一是个心,就是指心理有种种活动。另外对于外在的六尘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种种境界,用自己的六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主要是指第六意识来进行一种摄受、一种摄取,产生种种的心理的活动。这种心理的活动一产生,对于这些境界,自然就执著它外在的一种相。

打个比方说,外在的相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大是小、长短、方圆、黑白种种,你对他会有一个基本性的相的认知,这就是想蕴。当然在有些地方,这种想蕴还关涉到我们内在的心理的一种想法,一种想念或一种想象,不仅仅是从外在所看到的具体的东西。就是不看的时候,内在的心理,内在的意识也可以去想,这也属于想蕴的一部分。

那么好,这个想蕴的话还是比较初级一点的、低级一点的心理活动。到了识的话,就是比较高级的一种心理活动了。识,就是认识,有些地方也叫了别,识别。就是经过我们种种心理不断地去观察,不断地去推计,推理啊、计较啊、分别啊,然后就会产生一些比较深刻的或者比较固定的一种认知,就会产生一种意识,这个识别的一种作用力。

一旦这种识产生了,对于我们内心的这么一种意向,对于内心的作用,就会非常的有力和深刻。那么这个识别一旦产生之后,对于一件事情,它的认知过程,或者它的意向就深深地印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印在我们自己的八识田中,要去改变的话相对就会显得比较难。所以说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识是最难改变的。

从精神领域来讲,受想行识,受是最初级的,也是比较微细的,刚刚萌芽的一种心理的一种状态,到后面识就是达到了一种高级的一种状态。那我们修行的时候,对于受和想或者是行应该是下更多的一种功夫,因为它们相对来说,要改变比较容易,要控制比较容易。

如果一开始对受想行能够做个合理的控制和安排,那么后面的识它就会产生一定的改变,这种识的力量就会减弱,对于我们以后修学来说,一个是减少很多的烦恼,一个是减少很多固有的认知或者是一种习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没有修持的人能烧出舍利子吗

问: 一个完全没有修持的人死后,能烧出舍利子吗? 大...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

问: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听说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

插管维生的病人可以安乐死吗

问: 师父慈悲,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就是对那些老人家,...

是否每天应多念佛号来调伏烦恼

问: 师父慈悲,在蕅益大师念佛开示那个里面,他好像...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冤亲是不定

年轻人谈恋爱,朋友一介绍,哎呀,坠入情网了。就算是...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推荐】在家居士的婚姻观

一提起佛教,映现在许多人脑海的,可能就是没有家庭生...

【佛教词典】十善业

【十善业】 指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为。称为十善...

【佛教词典】清净佛土相

【清净佛土相】 p0961 摄论三巻二十页云:复次诸佛清净...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当中,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属于...

看看你学佛之后是否走对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

大迦叶尊者与妙贤女

佛经里的种种公案,一个是教化我们,一个是启发我们,...

造什么因果会导致疾病缠身

身体健康是很多人十分向往的。有不少人都是花钱买药、...

个子矮小的男子女人应改掉轻慢人的毛病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云:为人因何短小?以凤生...

受了菩萨戒,能否为生病的家人杀生做荤食

问: 弟子学佛多年,已受菩萨戒,吃长素。但家中老伴不...

神变月的由来

农历大年初一到十五是中国人的大过年。在佛教的历史中...

慧律法师《包容异己》

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

极乐的五尘境界,都由弥陀愿心所现

境胜由来道易修,多生习气一朝休。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爱物惜生,物尽其用

陶侃是晋代名臣,虽处高位,却简朴、惜时。他身任官职...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