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王日休  2021/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十念南谟阿弥陀佛,则变地狱形相为莲华,亦生净土。此佛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故能如此。是所谓十念者,乃生前自十声念阿弥陀佛,非谓身后请人念也。生前自念者,临命终时,佛与菩萨自来迎接,故必生净土。身后请人念者,未可知也。

经云:身后人为作功果,七分得一。生前自作者,得千百倍报。人何苦不于生前每日十声念佛,必待死而请人念乎?又云:譬如铁石虽重,赖舟船力,可以渡江。一针虽轻,不赖舟船,江不可渡。盖谓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净土。罪恶虽轻,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为恶,一日招安,遂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恶者,亦复如是。

又如虮虫,万死万生,不能一里。若附人身,千里可至。仗佛力而生净土者,亦复如是。切勿疑己有罪恶念佛而不可以往生。但起见佛得道,还度一切冤亲之心,则无不生也。或云:人平生为恶,杀害众生,苦虐人民。临死念佛,亦得往生。其所杀所苦之众生,怀冤枉之心,何时而可解乎?答云:生净土得道之后,皆度脱一切冤亲。岂不胜冤冤相报,彼此无出期者乎。

【演莲法师译文】

九品往生中属下品下生的,是指那些平生罪业深重的人,至临终时,见地狱形相现前,生大怖畏。此时若能至心恳切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便可仗佛慈悲愿力,变地狱形相为莲花,也能往生净土。可见佛的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所以才有这样殊胜的效果。

然此所谓十念,乃是生前自念十声阿弥陀佛,而不是死后请别人代念。生前能自念佛号的人,临命终时,佛与菩萨亲自来迎接。故必生净土。死后请别人代念的,是否有效果,那可就很难说了。据经上说,死后有人代做功果,七分功德中顶多只能得一分。如果在生前自作功德,可以得千百倍的果报。何苦不于生前每天自念十声阿弥陀佛,非要等死后请别人替念呢?

经上又说:譬如铁石虽重,靠舟船的力,可以渡江;一针虽轻,不靠舟船的力,便不能渡江。这意思就是说,人虽有重罪,仗佛愿力,可以得生净土;罪恶虽轻,不仗佛力,也不能往生净土。又如平生为盗寇,一旦接受招安,便可以成为良民。仗佛力而能消除罪恶,也是这个道理。

又如虮虫,虽经万死万生,也不能爬出一里。若附在人的身上,便能到达千里,仗佛力而往生净土,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切不可怀疑,认为自己是罪恶之人,即使念佛,恐怕也是不可以往生的。应当发起见佛得道、还度一切冤亲之心,自然有往生的希望。或者有人说,平生为恶,残杀众生,虐害人民,临死念佛,也能往生,那么以前被他所杀害的众生,要何时才能化解彼此的冤业呢?

我回答说,若能往生净土,见佛得道之后,一切冤亲皆得度脱,岂不比那彼此之间,没完没了的冤冤相报更好吗?

龙舒净土文卷第三 普劝修持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人可以求早点往生吗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十方诸佛都在自己刹土,宣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难,我们再来观照净土法门...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第一个,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往生比丘 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

每一天都要能够痛念无常

深信因果,一方面是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深是指深...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

大安法师:念佛人正确的目标定位

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每天系念佛号这很好,...

念佛现生定得往生

当时别时意的观点就出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别时意是在《...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推荐】德行不够,德不配位

古人说有德配位,也说德不配位。 我们说一个人:别人坐...

拓开心量

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

心浮气躁、严厉苛刻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

儒家眼中的孝道文化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

【佛教词典】生得慧

指与生俱得之智慧。为四慧之一。依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

【佛教词典】四熏习

(名数)明真妄互为熏习,染净之二法,相续不断也。一...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

惟贤长老《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

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问: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大安法师...

【佛学漫画】药王孙思邈

他被尊为药王,把慈悲心发挥到了极致...

在修行的路上,要学会自我激励

外面的天气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风中为生计奋斗我们到高...

南怀瑾11岁家遭匪劫醒悟福报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

为何「富不过三代」

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自...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

给别人一点掌声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