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方诸佛都在自己刹土,宣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大安法师  2020/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方诸佛都在自己刹土,宣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难,我们再来观照净土法门仗佛力往生之胜妙。在一代时教里面,唯有念佛求生净土一法,这个“唯”就是它的独特性、唯一性、不共性,是专门仰仗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宏誓愿力。

四十八大愿非常宏大,空间上遍十方一切世界,时间上竖彻过去际、现在际、未来际,对境是九法界众生,非常宏大。是靠着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发的甚深誓愿,来坚持他无央数劫的积功累德,建构净土满愿的艰苦的历程,最后终于成就,产生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弥漫在虚空法界,所有有众生的地方都以这种光明之力、名号之力来实施四十八大愿的内涵,拯救众生的力量。

所以当这个宏誓愿力出现之时,十方一切众生得度的机缘就成熟了,这是法界的一个大事因缘,称为法界缘起。当时法藏菩萨宣说四十八大愿完毕之时,大地为之震动,天雨妙华,虚空出音声作证,那是大不可思议的一个拯救众生的大因缘了。

所以由于有阿弥陀佛宏誓愿力的辐射,所以十方世界无论善根是成熟的还是未成熟,这个善根一般讲菩提善根,也就是说你已发菩提心,成熟了当然更好,你没有发菩提心,但是你具足信愿,也能够去!

带业往生

在阿弥陀佛的宏誓愿力的愿海当中,不管你的业力有多大,恶业轻的固然可以往生,恶业重的,重到要下阿鼻地狱的众生,只要信愿称名,也能够成办往生之大事!所以不管你善根怎么样,不管你恶业的轻重怎么样,只要求你生起信心,发起愿往生的心,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就是深信切愿持名,往生的条件就是信愿行,信愿称名,绝对不谈其他条件,无条件的救度。

你只要信愿持名,临命终时是决定能够仰蒙阿弥陀佛垂慈接引,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其中有一条愿就是要临终来接引的,临终接引的条件就是你信愿称名就可以了。所以阿弥陀佛的接引代表着他慈悲心极重,不忍众生轮回的这种悲愿,主动来接引,有这种主动性。阿弥陀佛临终来接引那就是能够顺利地、稳妥地往生到极乐净土。

就往生这一点不分善根的熟与未熟,但是往生品位的高下跟善根熟与未熟、恶业的轻重、修行的功夫也还是有关,功不唐捐。善根成熟的,功夫好的,就能够上品上生。上品上生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够华开见佛。不隔时就能够听到大乘圆顿的佛法,顿然地圆成佛果,也就是一去就属于念不退的阿鞞跋致了,这是上根利智者。

钝根,恶业重的众生,他本来要下地狱的,临命终时蒙往生善知识讲净土法门,产生信心,念十声乃至一声,带业往生的,到西方极乐世界,也能够入到圣流。入到圣流就是能得到位不退,圣贤之流,不再是凡夫了。

诸佛称扬

净土往生一法,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化众生之要道,没有比这个度众生更快捷的了,更稳妥的了,更圆满的了,所以十方三世诸佛都要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都要在自己所住持的刹土来宣扬阿弥陀佛的愿力名号,劝勉座下的四众弟子都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

人死了不是烧点纸就能解决问题

鬼的定义是什么呢?鬼类中的饿鬼比较多,鬼当中也有大...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

圣严法师《骂出一句阿弥陀佛》

当嗔恨心起时,你可能会气自己怎么回事,为什么老是容...

从「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来深信佛力

从理上相信,这就是要相信三种力量。《般舟三昧经》跋...

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

这种人已是过去种下深厚善根之人

当知一经一咒一佛菩萨名号的修持,做一点点的善事,已...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不肯坐下的弥陀慈父

我们看阿弥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着的,为什么他不坐?众...

大安法师:为什么要讲儒道之类的书

问: 望法师给我们讲点大乘经典,不要讲《文昌帝君阴...

信愿称名,乃是第一无上遣魔之妙法

序文 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

禅净能同时修吗

问: 禅净能同时修吗? 大安法师答: 对这个问题,我...

【佛教词典】四我烦恼

四我烦恼,又云四惑。于第七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

【佛教词典】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术语)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是谓...

人生的财富不代表你有多少金钱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 瑞士是世界...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四个原则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善识其心,善用其心

一个人去邻居家借斧头,边走边想:会借给我么?难说!...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受人尊敬的阿难尊者,王舍城人氏,为刹帝利种姓,为斛...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

善于利用你的想像力

我们讲因缘观,因缘观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

怎样知道哪笔钱是自己的福报所感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学佛也在做生意,请问师父,怎么...

神医耆婆未请槃特比丘的因缘

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说法度众。一天,神医...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

如何理解对财神的供养和礼拜

「大吉祥天女神咒」,大吉祥天女咒出自大藏经化字函《...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