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信愿称名,乃是第一无上遣魔之妙法

大安法师  2024/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信愿称名,乃是第一无上遣魔之妙法

序文   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见,即陷群邪,彼佛愿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能为护念,直至道场。故知泽图辟怪,宝镜遁妖,正念分明,无能娆者。——《弥陀疏钞》

这是教起所因第七重法义——护念加持浊世烦恼重、障难多的净业行人,于修习念佛法门全过程,远离魔障,不致陷入求升反堕之窘境。释迦弥陀两土世尊五眼圆明,了知五浊恶世末法众生修行时,内心与外境悉皆存在着诸多的魔怨与厄难,旷劫以来,与生俱来的无明烦惑,以及由识心所显现的恶逆的人事环境,构成修道的重重障缘。

若种种顺逆境现前,因顺无明邪见,一旦亏失佛法正见,心随境转,即陷入种种邪魔圈套,如老象溺泥,无能自拔。五阴内魔与波旬等天魔等干扰,能令行人滞留三界,魔眷增添。哀哉众生,幸得人身,幸遇佛法,而由修行路头不清,正见打失,上辜佛恩,下负己灵,坠入三途,自贻伊戚,惜哉!

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业力凡夫修行佛道,障难重重,是故称性发愿,施设种种愿力光明,善巧护念加持十方念佛行人,令其消业障、开智慧,在修行全过程予以护念,令其于菩提道上一帆风顺,直达极乐彼岸,速疾圆成无上菩提。诸如勤修我皆接引愿(第19愿)、蒙光触身获益愿(第33愿)、信乐永离女身愿(第35愿)、勤修必成佛道愿(第36愿)、归依感动天人愿(第37愿)、闻名诸根具足愿(第41愿)、闻名生处尊贵愿(第43愿),乃至第四十八即得诸忍究竟愿,悉为阿弥陀佛威神愿力光明,施设名号之善巧,加持净业行人。

此六字洪名内具十二光如来之德,乃至阿弥陀佛果上无量功德,令持名念佛行人,全摄佛德为己德。行人持念佛名,于佛光心光交融之大光明中,远离内外魔障之侵扰,得阿弥陀佛威神愿力护念慈祐,安隐快乐,直至坐道场,成就无上菩提,吉无不利。

此阿弥陀佛愿力光明护祐行人之神功妙用,莲祖以二种比喻,诠释其中奥义。一者泽图辟怪,白泽神兽,能分辨种种邪魔魍魉,能令诸妖怪邪鬼,回避远遁。以此比况阿弥陀佛名号光明遣魔之神力。二者宝镜遁妖,宝镜乃神物,所照之处,一切变化人形的狐狸妖精,悉皆原形毕露,骇怖请死。以此比况阿弥陀佛名号光明,能令一切天魔与心魔销声匿迹,乾坤太平。

净业行人但一心称名,正念昭彰,灵灵不昧,一切外魔心魔,悉皆消殒。证知信愿称名,乃是第一无上遣魔之妙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

《观无量寿佛经》第七观:华座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

把一切事物看成假的,你就得到真实了

我们若学菩萨,想离苦得乐,在你供养三宝的时候,下施...

有两种念佛人最老实

念佛的生命,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需要法义的学习作为...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

嫉妒造业,随喜有功德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安法师:往生后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是不是违背因果

问: 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

净土易往而无人,病根在于缺乏厌离心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

【佛教词典】北山录

凡十卷。唐代梓州慧义寺沙门神清撰,北宋慧宝注。又称...

【佛教词典】薄拘罗省事第一

(杂语)薄拘罗经曰: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以来八十年,...

杀青蛙得蛙眼报—现实中的因果报应

09年佛欢喜日前夕,云门佛学院界定法师一行在湖南益阳...

学佛有什么好呢

不少信众和我说起,他们在现实中遇到不少的误解。有的...

【推荐】修持地藏法门的功德利益汇集

一、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文: 【更能每日念...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观照我们的念头

学佛的人,就是学我们自己的心。我们这个心,成就的部...

「快乐」其实无处不在的

最近在佑顺寺举行「八关斋戒共修法会」期间,进行了三...

最简单的放生仪轨

在没有师父主持,自己放生的时候,可按下面这个简单的...

周紫珊居士生西记

居士,讳毓英,号紫珊,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先生之长孙...

大安法师:大悲悯念末法众生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

达摩大师:禅观七门

问曰:何名禅定? 答曰:禅为乱心不起,无动无念为禅定...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问: 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