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2021/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①,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②,八十随形好③。是心作佛,是心是佛④。诸佛正遍知海⑤,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⑥,阿罗诃⑦,三藐三佛陀⑧。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

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

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⑨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注释】

①法界身:法界是所化之境,即含摄情与无情之众生界;身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故言法界身。

②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种庄严殊胜之相,表法身众德圆极。

③八十随形好:八十种随三十二形相之好。

④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指行人用心观想佛像如作;是心是佛,意为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此即是心佛,离此心外,更无异佛。此二句指示心佛不二之义,为全经之总汇,修行之原理,成佛之要道。

⑤正遍知海:正遍知,正确普遍地知一切法,佛的十种尊号之一。佛之正遍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喻之如海。

⑥多陀阿伽度:译为如来。

⑦阿罗诃:译为应供,应受人天供养,佛的十种尊号之一。

⑧三藐三佛陀:译为正遍知。

⑨修多罗:佛经。

【译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观见莲华座已,接下来应当观想阿弥陀佛。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无所不遍,能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你们用心观想佛时,此心即具有佛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要知道,阿弥陀佛正遍知法界事理因果的如海一般深广的智慧,都是从忆佛想佛时生起来。所以你们应当一心系念,仔细观想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观想阿弥陀佛的行人,应当先观想阿弥陀佛像。不论闭目开目,恒见一尊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在莲华座上。

观见佛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能见极乐世界七宝合成的种种庄严景物: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多自然显现的宝幔,弥漫覆盖在宝树上,众多珍宝缀成的罗网,遍满在虚空中。目见如此殊胜事境,要令其极为明了,犹如观见手掌中的物品一样清晰。观见这些后,又应当观想一朵大莲华,在阿弥陀佛的左边,如前面的莲华,相等无有差异。再观想一朵大莲华,在阿弥陀佛的右边。观想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坐左边的莲华座,也是真金色,如佛无异。想一尊大势至菩萨像,坐右边的莲华座。此观想成功时,一佛二菩萨像皆放光明。

其光金色,遍照诸多的宝树。一一宝树下,也有三莲华。这些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极乐国土。此观想成就时,观想者便会闻到水流光明,及众多宝树,凫雁鸳鸯,皆在演说妙法。无论出定入定,都恒常听闻到妙法。行者所闻之法,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义理令与佛经相符合。若不相符合,名为妄想;若相符合,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这是像想,名第八观。作此阿弥陀佛像想者,能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能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按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不唯是《观经》一经的纲宗法要,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法藏纲宗,实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谓学虽不多,可齐上贤也。(彻悟大师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

降低罪业的势力,因为罪业会让你临终痛苦

建立佛号,引导佛号,调伏烦恼,这叫正修。 折伏现行烦...

净界法师: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念佛止观修学法...

念弥陀圣号也可以所求如愿吗

问: 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

《观无量寿佛经》第二观:水观

【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

礼佛拜佛时应该如何观想

礼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修行功夫。我们在礼敬诸...

以正念的心态来执持弥陀名号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专心一致,才能统摄你的心

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

所求不能如愿还要继续祈求吗

问: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或时做善事或时读诵大乘经...

了然不生——了了分明,当下就是无生

子二、别明破阴 分五:丑一、圆破色阴超劫浊;丑二、圆...

【佛教词典】哀亮

(术语)物音哀而明亮也。无量寿经上曰:清扬哀亮微妙...

【佛教词典】伊梨沙掌拏

梵语 īrsyā-pandaka。意译妒黄门。为五种不能男之一...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个世间上,虚空的相越...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

临终能否捐赠器官

所谓菩萨一切悉舍,吾人临终是否可将色身各器官,捐赠...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推荐】老鼠托梦昭示邪淫之报

2005年前还没有对佛具备正信,直到2005五一期间,才体...

昌臻法师《修念佛法门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法师提出来的。...

智慧资粮比福德更重要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在《贤愚经》里面,讲到一...

一句经文以令我等获福无穷

一天,明心居士送佛经来到一寺庙,与众结缘,时有一穷...

10种食物对排毒养颜最有效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身排毒养颜的健康。专家指出,只有...

不要忘了感谢你的「仇人」

与一位作家朋友聊天,我问是什么促使他不停地写作?他...

有缘就能悟道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