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智谕法师  2022/04/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一心可现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心有善念,则入三善道;心有恶念,则现三恶道境;心念声闻,便现声闻境界;心念缘觉,变现缘觉境界;心念菩萨,变现菩萨境界;心念佛,自然变现佛境界。这是心念为因,境现为果,境由心现,心遂念成。如果说,心不念佛,也能现佛境界,那么,心不念善,也能现三善道的境界,心不念恶,也能现三恶道的境界,那就拨无因果,否定因果的规律了。

因此,念佛人能否往生极乐,但问自心,不必他求。若人口虽念弥陀,而心却起恶念,只知恋娑婆,不欣愿生西方,我说此人难得往生。为什么呢?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没有种西方因,只下娑婆种,又怎能往生呢?纵然念佛人,有一点儿善根,但是口虽念佛,心不想西方,也没有求生西方的愿心,这样的人也不得往生。因为空有其行,而无其愿啊。

所以,这七天念佛,一定要口宣圣号,心求见佛,愿生西方,才能生到极乐世界去。

十方诸佛,以悲愿度众生,众生也以愿心,求生到十方佛土去。这样,佛度众生,在一个“愿”字,众生求佛,也在一个“愿”字。诸佛一大事因缘,不外是愿,众生离苦得乐,也是随“愿”而成。因此,大家七天念佛,务必发真信切愿,愿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有人说:“我不必念佛,我的心就是佛。”这种说法,实是否定因果的恶见。不知道,一心可现十法界。心起什么念,必现什么境界。所以心念三涂,才是三涂,心念人天,才是人天,心念声闻缘觉菩萨,才是三乘,心念佛才是佛。

假使说,心不念佛,心即是佛,那么,也可说,心不念三涂,心就是三涂;心不念人天,心就是人天。那岂不是没有因果了吗?佛说:“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造种种色。”难道佛说错了吗?所以大家千万别受那些恶见人的骗,要知道,“境由心现,心逐念成。”

调心要知道简择

我们修净土法门,念佛是因,往生极乐是果。经上说,心想佛,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由佛起,佛由心念。因和果的关系是互摄互入的。

为此,我们修净土法门,要一心不乱地念佛。

可是我们的心,变化无端,它横冲直撞,不听你的约束。要想使它住于一缘,要想使它不乱,谈何容易;尤其是初学念佛的人,更是对它没有办法。但你不要怕,念佛就是制伏这颗心的最有效的办法。你要时常观照,只要发现它一乱动,立刻高举一声佛号。弥陀圣号好像一条绳索,要用这条绳索,牢牢将心栓住。刚开始想制伏它的时候,它总是不受约束,和你对抗,要挣断这条绳索。那时可要耐心地,坚忍地用功。日久功深,它便慢慢地被调伏了,但绝不是短时间所能见效的。至于要经过几年,那要看各人善根的深浅了。

谈到调心,要知道简择。简是分别,择是选择。简单说,便是要分别凡情障碍,选择清净圣道。

有的人念佛,求人天福报;有的人求神通,乃至信扶乩、跳神等江湖勾当,不知道这都是清净圣道的障碍。你若是不知怎样简择,我告诉你一个最方便的办法,只要一心信愿,念阿弥陀佛,把一切杂念排除净尽,自然知道简择,有的甚至念佛念到真智发现,当生便可开大智慧,开了智慧当然更明了法的邪正了。这就名为“择法觉分”。(又名“择法支”是七觉支之一,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否则,心中下一些乱七八糟的种子,那时很危险的。须知“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娑婆苦报,你跑不掉。

调心必须作到“心不取境,境不碍心。”但是心不取境易,境不碍心难。境不碍心,换句话说,便是对境不起心。

因为仅仅作到心不取境,还不够。有时心不取境,是因为缘缺力弱的关系,等到境缘现前,便难以自持了。例如,好喝酒的人,酒未现前,要不喝还容易;到了缘现力强,酒在面前,想不喝便难了。若能对境不起,才是真功夫。

我们要以弥陀圣号对治,使心不取境。要时刻观察,若发觉心取境,立刻起佛号对治。总使心中不下杂种子,只下西方的种子。时时警觉自己:“若下种子,当然要下三涂。纵然不下恶种子,就算是人天的种子,也不出娑婆,不了生死。”如果心中仅下娑婆的种子,而口中说要往生西方,那真是南辕北辙了。

所以要注意心不取境。如能完全作到,保证可得到小圣的地位。进一步,若能使境不碍心,那便是大乘根机了。所以念佛法门,实是转凡成圣的枢机。

本来至理绝言,诸佛为了对治众生的心,不得不于离言语法中,而以文字显,以言语说。释迦如来为了对治众生的心,四十九年中,不知说了多少闲言闲语;老祖师们为了调伏众生心,也不知费了多少唇舌。这都是为了使众生“佛心清净”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千经万论,都是闲文,留下的一篇篇千古佳话,徒劳后人千古追寻。然后往往解文失义,持假作真,不知诸佛意旨不在演文宣教,只求众生心清净湛寂罢了。而世论纷纭,好比张三争论马是黄色的,李四争论马是红色的。却不晓得大家手中只握住了一根马缰绳,而可怜的马儿,不知流落到何方去了。

可能有人听不懂我说这话的意思。听不懂不要紧,算我智谕胡言乱语。不过,你一定要记住,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说出弥陀名号,是以彻底悲心普度末法众生,希望大家至诚恳切受持,不要辜负我佛的一片慈心。

一心念佛,此心便是佛心,以此清净佛心,必现清净极乐境界。所以念佛人不能往生,只要问自心,不必问他人。

一念圆净,便现常寂光土

阿弥陀佛,译为无量寿、无量光。称为无量光,是因为,佛常以慈光普照世间;称为无量寿,是因为,佛以大悲愿心,常住世间。无量光是常照,无量寿是常寂。众生念佛,心不散乱,便是仰体佛寂;心不昏沉,便是仰承佛照。所以念佛心若不散乱不昏沉,便与无量光、无量寿相应。

散乱与昏沉,害人最深。心散乱便落六道,心昏沉便空过时日。着实讲来,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都有微细的散乱,唯有一佛乘才算究竟。所以《法华经》说门外三车,不过是循顺幼子嬉戏的心,因势诱导罢了。及至出到门外,唯一大白牛车。大白牛车,便是喻一佛乘,而念阿弥陀佛,便是归向一实佛乘。

因此,念佛人,一天二六时中要心不散乱,不起贪嗔痴,不管他好事来坏事来,成来败来,苦来乐来,忙来闲来,心中总是求生西方,称念弥陀,须知流落娑婆,总是千古过客,又何必计较其他?

时时观照,照见到心有烦恼便赶紧念佛,这便是“照”的功夫。一称弥陀,烦恼便止息,这便是“寂”的功夫。有烦恼时,知道念佛,令烦恼止息,所以“彼国众生无有众苦”;烦恼止息,身心轻安,所以“彼国众生但受诸乐”。

希望大家在七天中,若散乱、若昏沉,都要以一句佛号对治。发勇猛心,高举一声佛号;发坚决愿,求生西方极乐。这样,心逐念成,境由心现,西方境界自然现前。

大家都知道,往生资粮是信愿行。而三者当中,重在一个“愿”字。“信”是启发“愿”的,持名是要求完成“愿”的。往生极乐,只是随“愿”而成罢了。

大家能有烦恼时就念佛,佛号起来,烦恼就会止息了。要使烦恼断尽,功在常照。照就是寂。所以全照是寂,如此常寂,功全在于照。常照而寂,常寂而照,这便是无量寿、无量光。这样的境界,凡夫是可以得到的。为什么?念佛人心不散乱不昏沉,便可到这种境界。这种境界,就依报讲,便叫“常寂光”,就正报讲,便叫“法界身”。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我们的念佛心是法界心,心、佛、法界,三无差别,所以我一念圆净,此心便现“常寂光土”。

是知念佛法门,易修而证深。

奉劝各位,平时念佛,心中不要有余杂想。发觉有余杂想,便应赶紧念佛除去。因为这些余杂想。都会障碍我们的净念圆成。也莫管他兴、衰、称、讥、毁、誉、苦、乐,念佛求生的心,总不要动。一旦念到净念圆成,不论你学问高低,不论你经论通不通达,就算是凡夫,寂光土也有份。佛说,“境外无心,心外无境。”只要有其心,必然现其境。所以,纵然是凡夫,也可“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希望大家莫自菲薄,生“常寂光土”,都可有份,但看你是不是至诚恳切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因为常寂光土,不是别的,原来就是我们一念净心。

现在大家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如来子孙,为众所尊

原文: 曼佛世时,其有信受佛经语深,奉行道德,皆是我...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

你很会念佛,但不一定就能往生

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只能够说你很会念佛,但是不...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

如何判断妄想是善是恶

问: 请问法师,既然我们都是妄想妄念,我怎么知道哪...

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

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

【佛教词典】一切菩萨真言

即密教普通种子心真言,其真言为“南么三曼多勃驮喃迦...

【佛教词典】迦啰波沙林

迦啰波沙,梵名 Kalpāsiya,巴利名 Kappāsika,或 K...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

死期不定,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我对死亡一直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得死亡都是别人家的事...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观妻子,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

12张《华严经》经文壁纸,带您一窥华严之美

在汉传佛教经典中,《华严经》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与...

以法自御为常富

信佛法众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诲。不愚不恚不放恣,以...

地藏菩萨最初的发心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

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问: 平时念佛都是散乱心在念,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推荐】你有业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来建立正见的时候,当然我们就...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禅人以持明(持咒)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

在家人如何体验出家生活

我们都敬佩出家师父能够放下万缘,舍家离欲,出家修行...

修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

诸位都知道观音菩萨的手中执有净瓶与杨枝,净瓶与杨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