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

黄檗禅师  2022/04/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瞥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如来禅,离生禅想,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二佛,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如斯之法,汝取次人,到者里拟作么生学?所以道:拟心时被拟心魔缚,非拟心时又被非拟心魔缚。应有魔字非外来,出自你心,唯有无神通菩萨,足迹不可寻。

若以一切时中,心有常见,即是常见外道,若观一切法空,作空见者,即是断见外道,所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犹是对外道邪见人说,若说法身以为极果,此对三贤十圣人言,故佛断二愚,一者微细所知愚,二者极微细所知愚。佛既如是,更说什么等妙二觉来?所以一切人,但欲向明,不欲向暗,但欲求悟,不爱烦恼无明,便道佛是觉,众生是妄,若作如是见解,百劫千生,轮回六道,更无断绝。

何以故?为谤诸佛本源自性故。他分明向你道:佛且不明,众生不暗,法无明暗故;佛且不强,众生且不弱,法无强弱故;佛且不智,众生且不愚,法无愚智故。是你出头,总道解禅,开着口,便病发,不说本,只说末;不说迷,只说悟;不说体,只说用。总无你话论处,他一切法且本不有,今亦不无,缘起不有,缘灭不无,本亦不有,本非本故;心亦不心,心非心故,相亦非相,相非相故。所以道: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忽然瞥起一念,了知如幻如化,即流入过去佛。过去佛且不有,未来佛且不无,又且不唤作未来佛,现在念念不住,不唤作现在佛。

佛若起时,即不拟他,是觉是迷、是善是恶,辄不得执滞他、断绝他,如一念瞥起,千重关锁锁不得,万丈绳索,索他不住,既若如是,争合便拟灭他止他,分明向你道:尔焰识,你作么生拟断他,喻如阳焰,你道近,十方世界求不可得,始道远,看时只在目前。你拟趁他,他又转远去,你始避他,他又来逐你,取又不得,舍又不得,既若如此,故知一切法性自尔,即不用愁他虑他,如言前念是凡后念是圣,如手翻覆一般,此是三乘教之极也。

据我禅宗中,前念且不是凡,后念且不是圣;前念不是佛,后念不是众生,所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举着一理,一切理皆然,见一事见一切事,见一心见一切心,见一道见一切道,一切处无不是道,见一尘,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见一滴水,即见十方世界一切性水,又见一切法,即见一切心,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

既若如是,十方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尘国土不出我之一念,若然,说甚么内之与外,如蜜性甜,一切蜜皆然,不可者个蜜甜,余底苦也,何处有与么事,所以道:虚空无内外,法性自尔;虚空无中间,法性自尔。故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众生与佛元同一体,生死涅盘、有为无为元同一体,世间出世间,乃至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有性无性亦同一体。

言同者,名相亦空,有亦空,无亦空,尽恒沙世界,元是一空。既若如此,何处有佛度众生,何处有众生受佛度?何故如此?万法之性自尔故。若作自然见,即落自然外道;若作无我无我所见,堕在三贤十圣位中。你如今云何将一尺一寸,便拟量度虚空,他分明向汝道:法法不相到,法自寂故。当处自住,当处自真,以身空故名法空;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总空故名法性空;乃至千途异说,皆不离你之本心。

如今说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二乘菩萨者,为指叶为黄金拳掌之说,若也展手之时,一切大众若天若人,皆见掌中都无一物。所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本既无物,三际本无所有。故学道人单刀直入,须见者个意始得。

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只觅得可大师一人,密传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同真际、等法性,法性空中谁是授记人,谁是成佛人,谁是得法人?他分明向你道: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无相故;不可以心得,心无相故;不可以性得,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无相更得无相,不可以空更得空,不可以道更得道,本无所得,无得亦不可得。

所以道:无一法可得。只教你了取本心,当下了时,不得了相,无了无不了相,亦不可得。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觉知,不得者亦不自觉知,如此之法,从上已来,有几人得知。所以道:天下忘己者有几人?如今于一机一境、一经一教、一世一时、一名一字,六根门前领得,与机关木人何别?忽有一人出来,不于一名一相上作解者,我说此人,尽十方世界觅者个人不可得,以无第二人故。

继于祖位,亦云释种,无杂纯一,故言王若成佛时,王子亦随出家,此意大难知,只教你莫觅,觅便失却。如痴人山上叫一声,响从谷出,便走下山趁,及乎觅不得,又叫一声,山上响又应,亦走上山上趁,如是千生万劫,只是寻声逐响人,虚生浪死汉,汝若无声即无响,涅盘者无闻无知无声,绝迹绝踪,若得如是,稍与祖师邻房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

对治禅修中的五盖

学习坐禅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一般...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

请问这个是什么

在一座藏经楼上(图书馆),有一禅者在里面从不看经,...

修净土法门的感觉---法师谈话实录

居士: 我现在还是每天早晚打坐,修观心的法门。后来我...

心不留影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

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

打坐时先要身心清净,然后上坐。初步练习不一定就要双...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戒定慧学有门入

佛法的修行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因为修戒可以让我...

肉食的害处和素食的好处

一、从健康的角度看肉食的害处 (一)毒素致癌(五毒...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

【佛教词典】墨禅

清末民初僧。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武昌佛学院学僧。民...

【佛教词典】婆伽婆

梵语 bhagavat。(一)为诸佛通号之一。又作薄伽梵、婆伽...

只要具足品德,鬼神都恭敬

唐朝时,五台山有个僧,法号必救,德行好。阎罗王都很...

四法圆成檀波罗蜜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天,弥勒...

用佛号来取代你过去的念头

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亿声,有十百...

一斤米的价值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

鸡蛋算不算素菜呢

听闻对方吃素,人们通常都会忍不住问一句:鸡蛋算不算...

唯识有何重要意义

问: 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 答: 唯识法相...

恭敬称念观音圣号即能远离淫嗔痴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什么是真正的愚人

【竹窗随笔原文】 世人以不识字、不解事为愚,此诚愚也...

悭贪长者的布施

昔日,在舍卫城有两位长者,一位名为最胜,一位名为难...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恶业

凡皈依佛法之人,无论男女,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