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妙境法师  2022/1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我初出家的时候,一到庙上去就是拜梁皇忏。那庙上正在打水陆,那个时候还没有落发,就在佛学院里面学习佛法,也就听到这个颂,但是不明白。“罪从心起”这个意思可以懂得多少,“将心忏”就不是太明白,“心若灭时罪亦亡”,这个心还会灭吗?也不是太懂,“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更是不明白了。但是经过很久,不断地学习佛法,心里面就有一点分别。

“罪从心起”,有罪过的事情、有过失的事情,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有伤害的事情,是从心生起的。‘法句经’上说:“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也是这样的意思。世间上的事情完全都是从心开始的,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从心开始的,没有这件事。就是这个房子,它是由心开始的,这个桌子也是由心开始的,说是那个苹果也是由心开始的,乃至这个世界都是由心开始的。但是如意的事情暂时不提,就是有罪过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伤害太大了,这件事应该要注意。

它是从什么地方发动的呢?就从自己的心发动的。或者是由瞋心造罪,或者是由贪心造罪,或者是由疑惑心、高慢心,或者是由愚痴而发动种种罪过的事情。我们没有得禅定的人,和得禅定的人不一样。

我们没有禅定的人,心里面发动一件事,它一定要通过身、口,在身体上表现出来一个行动,在语言上也会表达出来的。身体表现出来杀、盗、淫,在语言上发表出来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由内心的发动,通过了身、口,这个罪过的事情就造成了。造成这件事,有的人是一时的冲动而造罪,有的人是有计划的把这件事造成了。这个有禅定的人他不一定,他不一定要通过身、口,他只是内心里面作意,这件事就做成了。有禅定的人我们不说。

“罪从心起将心忏”,生起了罪过的事情,造了很多有严重罪过的事情,不是佛教徒、不相信因果的人,他是另一回事;相信因果的人,感觉到我造了罪,将来还有后患的。后患若来到的时候可是不得了,趁着它还没有来到的时候,佛法中有忏悔法门,我要发诚心、发惭愧心,在佛菩萨前、在善知识前要忏悔。“将心忏”,就是要用诚恳的心、要用惭愧心、要用智慧心来忏悔自己的罪过。

忏悔自己的罪过,在经律论上有三种忏悔法。一种是“作法忏”,就是我们出家人这个羯磨,作羯磨法忏悔。第二种就是“取相忏”,取相忏就是或者是我们拜‘大悲忏’、拜‘梁皇忏’,或者是‘三昧水忏’,各式各样的忏法忏悔,要有诚心:我从此以后再不敢做这种罪过的事情了!你有这样的诚心,对于佛菩萨有恭敬心,就是一直地磕头也能灭罪。灭罪的时候是有一个相,佛菩萨会给你一个相,或者你见到大莲花了,见到光明了,见到吉祥的瑞相的时候,就表示你的罪过灭了。

这个罪过灭了,有几种罪过灭:一种是障道的罪,说我修止观就是修不来,人家都能修得好,我就修不来,就是这个罪过障碍你,使令你的止观修不好;这个障道的罪若灭了的话,止观就能修得好。当然还有一个罪,你最初,我们佛教徒都是受戒的,受戒的时候,“是不杀生戒能持不?能持!”,你在佛前说是能持,现在你不持了,你违背了你自己的诺言,你对佛菩萨有不恭敬的这种行为,这个罪也就灭了,这个是叫遮罪。再还就是堕落三恶道的罪,也就灭除了。不过还有一样罪不容易灭,如果是杀害生命这条罪,你要还他一命,这个罪是不能灭的,将来有因缘的时候,你杀他一命还要还他一命的,这个是不能灭的。

“将心忏”,你发诚恳心、发惭愧心磕头,是能灭罪。“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这个地方是指“无生忏”说的,指“无生忏”,就是观察一切法是因缘有,也不自生、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一切法空了,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你的执着心就没有了,内心的执着就没有了。我们的执着心在我们佛教徒来说,执着这句话常常在口边上在说,“执着”,但是执着这句话还是很深的。

不执着是圣人的境界,执着就是凡夫。我们凡夫,譬如说我现在我心里面比较和平、比较平静,也没有起贪瞋痴的烦恼,但是也没有什么慈悲心,也没有好、也没有不好,就是平平静静的这样子“平常心”。平常心这个时候是清净、是不清净呢?如果严格地说,是不清净。因为什么说不清净?因为你的执着心还在。怎么叫做执着呢?譬如说现在来一个老虎,来老虎的时候,我们平常人,不要说是一般的平常人,就是学过经教的人,你不修止观的人,止观就是修也修得不相应的人,也同样有这种问题,就是来一个老虎的时候,你就认为真实有老虎来了,你不知道这是假的,不知道这是虚妄的。

怎么叫做“虚妄”呢?“如梦中境、如水中月”,梦里面的境界,做梦的时候自己不知道是假的,你醒了梦的时候知道梦里面的境界是假的,这叫做虚妄。譬如说:水里面的月亮不是真的嘛,天上的月才是真的,水里面那个月和天上的月相似,但是它不真实,是虚妄的,有而不真实。我们的生命体,乃至世界上一切的事情完全都是虚妄的,都是如梦中境、如水中月,都是不真实,但是我们就认为是真实的,这叫做执着。

你修止观的时候,“观”这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我们就是执着是有的,这也就是执着。执着是有,执着是真实,这都是执着。这个执着心有什么不对呢?它的不对是非常地严重。我们起贪心、起瞋心就是因为有执着,你才起这个贪心、才起瞋心的;如果不执着的时候,这个贪心、瞋心不能生起,一切的烦恼都不能生起。一切烦恼的生起,就是因为有执着而生起,所以执着是烦恼的根本。

“心若灭时罪亦亡”,就是你要通达一切法都是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说那个人骂我,这是假的,不是真的,是毕竟空的;说那个人赞叹我,这是假的,如水中月、如镜中像,是毕竟空的,你心就不动;赞叹你心里不欢喜,毁谤你心里也不在乎。我们有执着心的时候,如意的事情就生贪心,不如意的事情就生瞋心,你这样子一直在执着里面生活,这是我们凡夫境界。

我们平常认为我心里面有了贪心,这是不对的,这还算是有点程度的人。没有程度的人:“我贪心是对的,我理直气壮,我骂你是有道理的”,这个瞋心来了,自己还认为有道理。若有点程度呢,不管别人怎么样,我有贪心就是不对,我有瞋心就是不对;若没有贪心、没有瞋心,还有一个执着也是不对!这就是要再进一步了。你不重视般若波罗蜜的人还不知道这件事,那还是凡夫境界。所以你静坐的时候,你一直地重视奢摩他的寂静住,而不去修般若波罗蜜的毗钵舍那,你永久是个凡夫境界。

所以现在这上面说“心若灭时罪亦亡”,这个心灭是什么呢?就是执着心灭了,不是你这个明了性的心没有了,变成个木头了,不是这个意思。你变成个木头,你罪就灭了?不是那么意思,是你的执着心灭了,你有这般若的智慧了,在一切法上心里面不动,心不随境转了,这个时候你的罪灭了,这时候是圣人了,不是凡夫了。

这个罪灭了的时候,就是你以前造的所有的罪,譬如说这个罪要使令你到三恶道去,到地狱、饿鬼、畜生受苦的话,现在完全息灭了,不会再到三恶道去受果报了。所以那个初果圣人不管是怎么死的,他心里面正念分明,而不会有颠倒妄想,这个初果圣人。我们凡夫很难做到这一点,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所以靠不住,有可能这个人会到三恶道去,就是虚妄分别。

所以现在这个人,他又能够作法忏,他又能取相忏,他又能够无生忏,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心里面与第一义谛相应了,就是执着心没有了。这个时候“心若灭时罪亦亡”,所有的罪过都没有了,这个三恶道的罪没有了。但是这个话,本来就说到这里也就可以了,不过再多说一句也好:就是三恶道的罪是灭了,但是里边有点问题,就是有定业、不定业的问题。如果是不定业,你这个罪是属于不定业,那就是完全消灭了,就没有事了;但是若是定业,还是有点问题。

什么叫做“定业”?就是你欢喜做这件事,你做这件罪过的事情明明白白的,做完了你很欢喜,这件事就是定业,就是决定要受果报。现在你修这无生忏,能把执着心灭了,那就是不到三恶道去,但是这个定业怎么讲呢?他可能会重罪轻受,有可能这样子。就是不会受那严重的果报,不会,轻微的苦恼你还是要受一点,轻微的苦恼,就是你在人间受一点苦,在人间你可能会被人家毁辱了一下,别人轻视你、毁辱你一下,或者是你得了一场病,反正也就是要有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出现,这样子这个罪过就结束了。

所以这个圣人有的时候也有点事情,难免也会有这些事情的。但是在圣人他那个般若的智慧上来观察,他不介意。你毁辱他一下,他不介意;他有点不如意的事情,他心里面用这般若的光明,也不介意。和我们凡夫不同,凡夫有一点事情就不得了,“我要找律师告你!我要到法院按那个铃去。”圣人没有这回事,无论怎么严重他都不在乎。

“心若灭时罪亦亡”,这是圣人的境界。但是这种忏法要深入经藏的人、通达第一义谛的人才能做这件事,他才能这样做,能做到什么程度是一回事。“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你的执着心也没有了,你造的罪这个果报也没有了,这两件事都没有了。“是则名为真忏悔”,这是真实的忏悔。真实的忏悔就是你修无生灭的止观,是真实地能灭除一切罪的根本,使令你转凡成圣了,从这么以后再不造罪了!因为没有造罪的烦恼了,罪是由烦恼造的,这个时候把烦恼的根本消除了,再不造罪了。所以这个忏悔是从根本上忏悔,是最有力量的忏悔,是不同的。

但是若是我们不能够修止观,你不能修止观,我们又不能作法忏,那只好取相忏。取相忏也好,就是能把这个罪过消灭了。但是你的烦恼还在,你的执着心还在,你这个执着心没有灭,没有灭有可能还造罪,所以取相忏不如无生忏那么样地深刻、那么究竟圆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

哪八种过失会让我们不能生起智慧

我们来看看,要什么因缘会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

执持名号有三个次第

一、执持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专注力 二、一心不乱:...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

忏悔业障的方法和要点

忏悔的方法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其中最有名的是《大...

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吗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男女之间的贪著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

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

平时散乱不精进,只因没修无常观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佛教词典】尼干子外道

【尼干子外道】 印度古代六师外道之一,此外道因以修苦...

【佛教词典】六种死

【六种死】 p0295 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复次有六种死...

抄经印经需谨慎

「或有钞写圣文」钞写应该是提手边那个『抄』;「体多...

超度常识问答简选

问: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 答: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

印光大师显神通感化黑老大

顾竹轩,名如茂,生于1886 年,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乡人...

马鸣菩萨

中印度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师,人们尊称他为「马鸣菩萨」...

卖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内心的攀缘心什么叫酒呢?只...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大安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什么意思

问: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不可代人诵经念佛而图名利

内功, 是自修, 外功, 是广行种种方便。如周急济困, 拯...

星云大师《做个大丈夫》

在现在的社会中,大丈夫已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了。现在有...

为何会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

邪师骗子都是利用我们贪婪的欲望

问: 法师吉祥,我最近遇到一位活佛,他能知道每个人...

以恶言骂詈,比丘堕为水牛

佛陀在骄萨罗国境内,带领着比丘们,将前往勒那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