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圆瑛法师  2023/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净土法门。收机最广。故能三根普摄。上中下三根。皆可念佛。皆得往生。师子峰云。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又后文云。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亦即圆超也。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绝待即绝诸对待。唯一无二。唯此无外也。如彻祖云。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宗。

○唯心为宗者。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心性竖穷横遍。心外无有一法可得。○唯佛为宗者。全心即佛。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佛亦竖穷横遍。佛外亦无有少法可得。上二皆明绝待义也。

圆融。乃圆通融洽。无障无碍。即以心佛明之。心性圆满周遍。不妨佛性。亦满亦遍。一切法性。皆满皆遍。佛性法性。圆满周遍亦然。彼此无障无碍。此明圆融义也。

○问理虽如是。事上难免生疑。既许心性圆遍。如何能许佛性诸法之性。同时圆遍耶。答此乃法界无障碍之义。不独理与事。而得无碍。乃至事之与事。一一皆得无碍。喻如千灯一室。各得圆遍。各各无障无碍。即此可以断疑。

绝待圆融。共为一宗者。正绝待便圆融。正圆融便绝待。如台宗所云。随举一法。体即法界。举心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心。举佛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佛。同时绝待圆融。不前不后。如千珠宝网。一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珠。珠珠皆能互含互遍。不相妨碍。

超情离见为宗者。超凡情。离圣见也。但约绝待。已超凡情。已离圣见。若约心佛圆融。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

○问。凡情当超。圣见如何亦离。答。但有一法当情。都是法执之病。都为清净心中之障碍。不得不离。喻如好眼。不容沙著其中。以沙是不好之物。能坏于眼。急当去之。若以金屑著眼。虽是贵重之物。亦能妨碍于眼。亦当去之。是为超情离见之宗。一句弥陀名号。具此四句宗旨。非语言分别之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议。

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者。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说出一切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学。今此净土法门。可以三学全该。正念佛时。都摄六根。身口意三业清净。不犯众戒。念到一心不乱。而得正定。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又了知能念之心。念念相续。所念之佛。历历分明。又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能所情亡。空有见泯。而得三观妙慧。是则一句阿弥陀佛。具足戒定慧三学。即圆收一切法门也。

古德云。八万门中。念佛第一。又云净土法门。为径中捷径。即圆超一切法门。旁注云。从未道彻者。即此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从来未经何人道彻也。

甚深难信者。即此念佛一法。若理若事。悉皆难信。莲池大师云。兼众德而俱备。统百行以无遗。其理甚深。若人执持名号。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事亦复难信。故经云。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此念佛法门。事是无上大因缘。理是三德秘密藏。是为难信之法。故特告大智慧之者。非第一大智慧人。不能直下承当。无所疑惑也。旁注。可见正智庸愚。两不思议者。正智之人。依智不依识。远离分别。故不思议。庸愚之辈。昏昏度日。不知分别。亦不思议。故云两不思议也。特告大智慧者。正以不思议法。向不思议人说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圆瑛法师文章列表

专修、助修与杂修

问: 末学就是根据某居士讲课中说的和写的一本《化解看...

往生到极乐世界为何就能得不退

为什么往生到极乐世界马上就得不退?这个不退的点在哪...

此乃往生之要关,诚念佛之妙诀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极乐,谁不愿生...

念佛一法,顿得成就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一份惑,证...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

印光大师:临终病苦释疑

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

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

念佛治忧郁症

这种忧郁症,也是现代文明病。那么据有关医疗机构统计...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秋吃三种果最润燥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是秋燥症多发的季节,同样秋天又...

【佛教词典】摄僧有场大界解法

亦名:解有戒场大界法 子题:先解大界后解戒场、戒场不...

【佛教词典】生支

(一)指十二缘起之一。(参阅“十二因缘”337、“生”2...

疑误众生当堕无间狱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

抑心不违教法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

宝手比丘

佛陀时代,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

念经念佛与念咒,多少有些不同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薜琉璃,钵喇婆,喝啰阇也...

【推荐】以佛号来压制妄想,那效果一定很差

我们这次的课程有三个忆念: 忆念真如、忆念阿弥陀佛名...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6种养颜补虚的豆浆

1、黄豆浆 用料:黄豆85克,水1200毫升(容量可根据个...

执滞之著不可有,执持之著不可无

【原文】 人恒病执著,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

佛教徒的化妆与美容

早上醒来我会用智慧水洗涤脸,让贪嗔的油垢不再污染本...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