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到极乐世界为何就能得不退

宏海法师  2024/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到极乐世界为何就能得不退

为什么往生到极乐世界马上就得不退?这个不退的点在哪里?理由在哪里?事实发生在哪里?智者大师非常有智慧,这些都是大祖师,可以说都是净土再来的呀,他是亲临现场,感受那个心路历程以后,就把这个消息通到我们娑婆世界。他说有五个原因,有五个因缘可以保证不退,为什么呢?

他说第一个原因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你看,他第一个就说到点上了。往生为什么不退呢?全凭每一愿“设我得佛……若不而者,不取正觉”,这样的大慈悲心,发的大愿力摄持我们,摄受、执持着我们,故得不退。

所以诸位想想,这个遍法界,这个法性,这个真如心地,一念介尔之心,他的摄持能力如此之强。佛的自性清净遍法界心,称性发挥了自性清净遍法界的愿力,我们也在这个自性清净遍法界中,就不由自主地被佛的自性清净心发的自性清净愿来摄受我们,也得这个自性清净功德,这就叫大悲愿力摄持,他就起了这样的作用,支持我们,保证不退。大悲愿力摄持。

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都学一下,说:“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见佛、闻法、与诸圣众的功德。虽然讲到“佛光常照”,大家想想,“佛光常照”是什么概念?当然说阿弥陀佛无量光周遍十方国土,这个光明,让往生者目睹十方国土种种情状:种种轮回的,他生了厌离求解脱的心;种种增进的,他生了随喜赞叹的心。都是菩提心,菩提心就包括厌离心,常常增进。

你想,我们这儿见佛不见佛,为什么现在去朝圣,还要到四大名山,到道场,千年古刹,或者到印度去追随佛陀的足迹、圣迹。那么大家想想,佛陀在世的时候,大家也不是随时随地想见就能见。可是在愿力的执持里面,“佛光常照”还有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阿弥陀佛坐在极乐世界的莲花座上,任何众生,在任何角度,都能无障碍地见到阿弥陀佛。不会有说这边是逆光了,那边有台阶堵上了,那边的树林太高了,完全给遮挡得看不见,任何角度,就是无死角地能见到弥陀,无死角地能见佛,无死角地能听法,无死角地跟十方贤圣共修,这才叫做“佛光常照”。这样,“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

第三个是什么呢?“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你看,刚才讲到“佛光常照”,这里讲到说“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在说什么?苦法是什么法?是因果法、缘起法。空法是什么法呢?就是性空法、解脱法。所以缘起即性空,性空即缘起,自然而然跟法性相应,就念的是什么呢?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自性三宝功德。

自性三宝是什么呢?就是真如法性,就是缘起性空。我们每一个因缘,每一念心性,每一个发心,全部都是缘起性空的当体体现,本身就是缘起性空这个法了,身也罢、心也罢,轮回也罢、解脱也罢,都在缘起性空中呀。娑婆也罢、极乐也罢,往生也罢、下堕也罢,都在缘起性空中。可是你在其他地方你就相应不了呀,极乐世界,他就能保证你不退,念念相应。

第四点,“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故不退。” 你看,就说明什么呢?在极乐世界遍布都是善知识,没有恶知识,没有恶境缘,那你还退什么呢?实际上,在第一条已经总说了大悲愿力摄持不退,那我们的理解力不够呀,那么智者大师祖师爷又只好一条一条地分说。你看说到这里边,就很针对我们娑婆世界,为什么针对娑婆世界呢,娑婆世界为什么我们退呢?要不然遇到倒霉事了,要不然就遇到冤家了,恶友嘛,所有的烦恼、违缘逆境,都是从这个机缘生起的呀。

当然,你不要觉得说,谁说的呀,我们刚开始关系特别好呀,关系一开始特别好,也是冤家了,为什么?冤家的一个典型,就是先开始现得很亲切,完了后发收拾你,所以叫冤亲债主。那么极乐世界都是纯菩萨,你就具足信心了,因为什么?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些事,就没有这个法,都是良友,没有恶友。这是第四点。

第五点又作了一个事相上的总结。“彼国寿命永劫,与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为什么?退法的核心表现点就在生死之际,对不对?就在生死之际是退的一个最大关口,那么他就把生死这个法给你搞定了。寿命兆载永劫,没有死亡这个事情,你的修行长驱直入,一生成佛,再不会中间给你有闪失,没有生死这个事,所以说与佛菩萨齐等,故不退。

那么大家看看,虽然祖师这么讲了一下,我们总地来讲还是愿力慈悲。再说五种不退的因缘,实际上一一缘起中,皆是因为无量光寿自性清净功德的显现,也就是所谓的得闻名号,就从基本上解决了于此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根本难度所在,这个症结。佛说的,我于此五浊恶世,为什么来此五浊恶世成佛,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难嘛,那我为什么要在这五浊恶世成佛,这么难,我还来难呢?因为我要说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所有的难信之法,大家不要再讲往生呀、净土呀、极乐世界了,最难信的就是四十八愿。就我们一条一条讲下来,这四十八条愿,不敢相信,不敢承担,不敢受持。四十八愿,愿愿相应,愿愿相信,你的净土就修成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门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禅师),谓净土一法,...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

净业行人的遗嘱样本

XXX、XXX、XXX,我的亲人们、孩子们: 今天我趁着身体...

总观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一)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

为何觉得净土很难去

问: 南无阿弥陀佛!善知识说现在能够学佛,是过去恒河...

觉得极乐世界很陌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您好,弟子愚痴,虽然非常想去西方极乐世界...

歧路指归

歧路指归重排流通引言 时当末法,去圣时遥,人心陷溺...

净土易往,但秽土难离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古德说,净土易往而无人。无人去...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显正比破邪重要

从利他的角度,你为人说法,两件事情:破邪、显正。当...

十大防癌的食物

饮食不当可以致癌,但吃对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

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改变命运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

【佛教词典】赞扬实德

【赞扬实德】 p1472 瑜伽四十卷十二页云:又诸菩萨、性...

【佛教词典】难陀弟子

(杂名)此难陀是跋难陀之兄,非佛弟难陀也。根本律云...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

我们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

一,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对...

随顺远离之道

过去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诸...

星云大师《佛教的福寿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昨天和各位说过了佛教对女...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该让的让过,福报在后面

在电影院排队买票,我前面是一对年轻恋人,刚排到他们...

净界法师:何谓「一心不乱」

问: 《阿弥陀经》提到,持名念佛必需做到一心不乱,...

学佛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

为什么要提倡念《地藏经》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有我的原因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

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

问: 要接引年轻人来学佛,如果我们老是要他们一直念...

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问: 师父曾于说法时开示:必要的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

人死形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