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密参老和尚  2023/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我们初发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这个“信”字如果建立不起来的话,最高的佛法,最高的善知识,也救不了你。所以《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个“信”字最重要。要正信,要真信,信得坚,才能与了生死相应。没有信心得不到佛法的好处,所以《华严经》一开始就讲“十信位”,广讲“信”字。

为什么这个“信”那么重要呢?因为佛不度无信之人,佛的神通广大,慈悲心也大,无缘不度。不是佛不度,你有信心佛就度。所以,这个信心是第一步。不要说佛法如此,世间法也如此。人家讲信用,出言为信。你看那个“信”字,一个“人”字,一个“言”子,合拼为“信”。所以这个“信”字是万法之本。不管是善法,是恶法,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都建立在一个“信”字上。你看我们要寄一个信,花几个钱就可以给你送到那个地方去,你就放心。

所以世间上做人要讲信用。我们现在的信仰是佛教徒,第一要相信三宝,要相信佛说的话是圣言量,决定是不会错的,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有丝毫的怀疑,那你就落在生死大海。自己把自己抛到大海之外。所以要相信佛。佛是圣人。佛说一切都是真的,佛说的法是圣言量,决定要听。佛说的僧是僧宝,是佛的代表人。佛过去了,还有僧在,僧是佛的弟子,替佛传法讲道。所以对三宝一要有信心,凡佛说的法,都要依教奉行,不可有一点点怀疑。

你若没有信心,在三宝中没有取想,取什么呢?无一可取。既然没有取想,回过头来就要谤佛,就要遭堕。所以我们佛教徒,对佛、法、僧三宝要有信心,因为有信心就算三宝弟子。你看《阿弥陀经》,第一,要具足正信,没有信心什么都得不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

别小看为动物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

我们为它们诵经持咒,令它们得闻佛号及佛咒,在心识中...

法华会上这五千人为什么离席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

这些能够悟透,对净土才有决定的信心

今天我们的版块呢,要讲到修持门,《莫道老来方修道》...

劝人信佛,需要他的善根缘种成熟

没有善根,如何救拔他呢?如果在堕恶道的时候,或者到...

什么叫临终的正念呢

在净土宗的往生因缘当中,有两种的差别。 第一种叫做随...

这是难中之难,没有比这更难的了

这是难信法,于难信法要生决定信。《无量寿经》特别讲...

【推荐】十念往生通平时也通临终

往生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基本点:不能仅仅站在凡...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学佛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吗

问: 学佛主要就是要解决后生大事.但我很多朋友都说在...

你与大闸蟹面临的严峻情况

每到秋季,食客们在餐厅排起长队只为将一只动物亲手折...

出家人还要写自己的延生牌位,那实在是舍本逐末的事

以前我什么书都喜欢看,医学、天文、地理、兵学等等,...

疾病的原因

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或恶业。所以说...

【佛教词典】转蕴成德

摄大乘论云:转五蕴成三德。五蕴者,色、受、想、行、...

【佛教词典】瓦尔特须密特

(Waldschmidt, Ernst; 1897~?)乃德国当代印度学与...

对自己和对别人要用不同的标准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

印光大师:遇到灾难病苦时念观音圣号

● 问: 如果遇到危险急难时,恐怕不能同时念诵各咒,...

舍利弗尊者入金刚三昧

佛陀往昔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一日,舍...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

为何名为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过去修什么法门,现在得名为观世音呢?具有...

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问: 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印光大师:杀生吃肉的开示--杀业最碍往生

杀业最碍往生。即不往生,更须不食肉。庶免未来偿身命...

一切皆舍,了脱生死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传,虽然很普遍,...

佛教不是迷信,迷的人绝不信

古来是有十行并下看书,他一看光翻。咱们看一行,字还...

净慧法师《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个老题目:觉悟人...

以善来对治纠正不善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么是善与不善,什么是好的心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