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华会上这五千人为什么离席

净界法师  2020/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华会上这五千人为什么离席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有怀增上慢,

优婆塞我慢,优婆夷不信,

如是四众等,其数有五千,

不自见其过,于戒有缺漏,

护惜其瑕疵,是小智已出,

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

斯人尠福德,不堪受是法,

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

正当佛陀允许舍利弗要回答,就是从一种事修的因缘修证回归到理观的所谓的一心真如、要开显真实义的时候,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状况。

在座的比丘、比丘尼,就是出家众,里面“有怀增上慢”……这个地方怀增上慢的出家众,蕅益大师说,因为他们多修道,所以得禅定,就是说这种比丘、比丘尼都是有禅定的。

禅定当中,因为他本身没有学习教理,就“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把初禅当初果,乃至于四禅为四果。这种错认消息的情况,如果他没有对外宣说,只是心里面有这样想法,叫增上慢;如果他把它讲出来,那就是大妄语戒了。

看这里的意思,这个增上慢就是他没有对外宣说,但是他的确有这个想法。他高慢的原因就是错认消息。这第一个,出家众以禅定而为圣道。

第二个,这个五千里面也有居士。男众居士的我慢是多福德故,所以高慢。这些男居士有多福德。女众优婆夷是为什么呢?是不信,智慧浅故,过去生缺乏真如三昧的善根。

“如是四众等,其数有五千。”他们犯了一种共同的过失,“不自见其过”。他没有一种自我反省的功能,因此对于戒(这个戒包括身口二业的律仪以及意业的定共、道共戒)都有缺漏,他不能够反省。

为什么不能反省呢?有两个理由:第一个,智慧善根浅薄;第二个就是高慢。也因此他就护惜心中的瑕疵。这个瑕疵就是,在白玉里面的叫瑕,白玉之外的叫疵。这种小智慧小善根人是大众的糟糠。这个糟就是古代用米跟麦酿酒的时候,下面那个渣,那个沉淀物叫糟;糠就是白米的谷皮,叫做糠。总之他们都是只会从事相上修学,对于理观的真如三昧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佛威德故去”。

其实,佛陀只是保持默然。但是你要知道,佛陀那种默然的力量也不可思议,佛陀不说话就是一种威德。佛陀在舍利弗三请的时候,三次保持默然,就逼迫这些缺乏善根福德的人,“不堪受是法”,就离开了。

因此,他们离开以后,“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就是与会大众没有这些小根机、小胸量的,这些人都能够接受真实无漏的妙法。

也就是说,佛陀将演妙法,只有两种情况:你要么留下,要么离开。当然,这个地方离开也可以理解,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佛陀过去也如实地宣说因果的修证,现在突然间要把它改造成一种真如的开显。这从因缘果报的修证变成自性功德的开显,一个是有所得的向外攀缘,一个是无所得的向内观照,当然有些人会受不了。这个可以理解,尤其是有高慢心、执着心又重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宏海法师...

日日熏修净土法门,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梦见宝塔,而湛生。幼试...

你的佛号为什么没有力量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必...

我们要有这两种的决定相信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

我相信...我不相信...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学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

改掉贡高我慢的习气

我们要随时观照自己,检视是否有贡高、我慢的习气,如...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

我们总是觉得我会经常的存在在这人世间,所以我要把所...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

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弟...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

【佛教词典】识食体证

【识食体证】 p1434 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又契经说:一...

【佛教词典】梵德

(杂语)梵王之福德也。俱舍论二十四曰:佛与无上梵德...

定慧难等持,是娑婆世界修行的常态

常有一句话,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个理大家都明...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

于诸梵行念念精勤无怠,能得十种利益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执我与离我

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

慧律法师《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中用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