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如瑞法师  2023/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教不甚了解的人见后常会问:“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对于这个问题,就我所了解的来谈谈:

人们常把莲花的特点,归纳为: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在佛教的经典中,多借用莲花的这些特点,来赞誉菩萨的功德。如《华严经》中有偈说:“柔软慈心根,无上大悲茎,功德叶智华,持戒为妙香。”大意是,菩萨心地慈悲,具足智慧功德,戒香普薰十方,广度众生无量。

此外,《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里,更为详细地介绍了莲花的十种特性,以此比喻菩萨的功德,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经中说:“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如莲华。何等为十?一者,离诸染污;二者,不与少恶而俱;三者,戒香充满;四者,本体清净;五者,面相熙怡;六者,柔软不涩;七者,见者皆吉;八者,开敷具足;九者,成熟清净;十者,生已有想。”

根据《三藏法数》所说,我们对这段经文中的“十种法”,结合莲花的十种特性,简单作一说明:

一、离诸染污。这是说,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于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离于种种染污,如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

二、不与恶俱。菩萨修行能够清净守护身口意,不作微细的恶业,就如莲花一样,即使是微小的水滴,也无法于花上停留。

三、戒香充满。菩萨修行能严持净戒,无有缺犯,令戒香普熏,广布充满,如莲花盛开,妙香普闻。

四、本体清净。菩萨虽处五浊之世,但因持戒而身心清净,就如莲花虽生于污泥浊水,但自然皎洁没有污染。

五、面相熙怡。熙,和乐貌。怡,喜悦。菩萨时常保持一副和乐喜悦的面容,令见到的人心生欢喜,就如莲花盛开一样,能令见者欢畅愉悦。

六、柔软不涩。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菩萨恒时修习慈善之行,身心柔软清净,如莲花一般,体性既柔软又润泽。

七、见者皆吉。菩萨修行成就,形相美妙,令见者皆得吉祥,犹如莲花一样芬馥美妙,见到或梦到的人,都能获得吉祥。

八、开敷具足。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就如莲花在盛开的当下,花果皆悉具足。

九、成熟清净。菩萨修因圆满,妙果成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见闻者,皆得六根清净。就像莲花成熟后,能令见色闻香的人,诸根悦豫清净。

十、生已有想。菩萨初生的时候,诸天人等都好乐护持,因为知晓菩萨一定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如同莲花刚刚初生的时候,虽然尚未开花,但见到的人都会生起见花想。

总结以上所说,莲花因为具有多种美妙的特性,所以在佛教中有着甚深的表法作用。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在见到莲花的时候,就要想到菩萨的种种功德,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勤修戒定慧,令身口意清净无染,早日证得同诸佛菩萨一样的智慧功德。

可谓:

我愿脚下一朵莲,

一路馨香到佛前。

但愿娑婆莲花开,

赠与苦人智为伴。

让我们一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句)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愿大家开心自在,吉祥如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

皈依是什么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

人人都往生到遥远的极乐,那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

问: 佛法是超世间,也是救世间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遥...

乌鸦和孔雀的故事

现在这个时代在佛经里边叫做末法时期,在末法时期有一...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弘一法师供奉地藏菩萨之灵感

地藏菩萨广大灵感,为诸大菩萨中第一,其灵感之益见于...

持大悲咒是不是更加消业障更灭罪呢

问: 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 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

【佛教词典】优钵罗龙王

(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八龙王中之一。文句二上曰:沤...

【佛教词典】说戒布萨缘起

子题:会座、教迹、布萨羯磨、木叉会坐 羯磨疏·诸说戒...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

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

我在想: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年轻的时候,...

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别人如何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

一定要修智慧

为什么我们要自修,不是经上讲阿弥陀佛加持?是,阿弥...

为什么业障重的人口味比较重

人很多时候,会受到业障牵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

【推荐】看看这个苦难的人生,都觉悟念佛回归极乐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体会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所...

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问: 关于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时具足信愿持...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

净业三福,庄严人间国土,标指极乐净土

我们透过这三福来看,佛法是非常圆融的,它能够把世间...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

佛书若示有版权,则阻遏流通之罪甚重

然菩萨为利众生,即头目髓脑尚肯捨,况光之芜秽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