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求因果的回报,因为真如会回报你

净界法师  2023/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要求因果的回报,因为真如会回报你

圆顿止观为什么对大乘善根薄弱的人没有用?就是说,圆顿止观的修法,简单就四个字,就是“无住生心”,在无住的情况生起菩提心。这个无住是理观,就是你一念安住真如本性,莫向外求,在无住的情况,内观真如,外修六度。无住是没有错了,因为一旦向外求,你就落入了业力的陷阱。

在《楞严经》上这样说,你向外追求,因果会报答你;但是因果报答你,你要付出代价。就是说,你要诉诸因果的报答,那你就要受因果的折磨。这很公平。就是我修了布施、我念佛,我应该有个回报。好,你想要回报,因果就回报你。但是,你让因果来回报你,你就要付出代价,“有诸烦恼故,有诸业力故,有老病死故”,这个三界之火就会烧你。

如果说,我在修的时候我是无所求,我只是“托彼依正,显我自性”,我透过念佛、透过六度开显自性的功德。就是我不求因果回报。恭喜你!真如就要回报你了。总之,你一定要有回报,就一定会有回报,要么就因果回报你,要么就是你的真如本性回报你。但是真如本性回报你的时候没有过失,那叫做功德的显现。

但是,这种思想一般人不容易接受,因为违背我们一般轮回的习性。我们轮回,为什么?我们就有所得嘛。所以首先这个理观就很难建立了,更不要说事修了。就是说,你努力地去修习一切的善法,但是请你不要求因果回报,真如会回报你。这种观念要接受就很难,更何况事修!这个事修还要有因缘的抉择,“应无所住”,还要“而生其心”。

大乘佛法是认为人生是不决定的,诸法无自性,如果你操作错误,人生充满了障碍,如果你操作成功,人生充满了宝藏。所以大乘佛法对人生,是认为不决定的,但是声闻人认为,人生是完全没有价值的,理由是他深深地被苦谛所影响。我们来看看他是什么心态?他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他认为三界啊,只要你待在三界,即便你生到天上你都不得自在,只要有生死轮回,就像怨家一样的可恶、可怕!

所以,他只有一种心情,想办法早一天离开三界,但是他呢,也就顾不得别人了,他不是不发心,他实在是被苦谛、对痛苦有太深刻的认知,所以他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此发心,名之为小。这种人有极度的厌离心,在他的生命当中他认为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没有价值可言的。

大乘人,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大乘人他是有理想抱负的,他不像凡夫那么乐观。凡夫的乐观是盲目的乐观,凡夫认为娑婆世界有很多可爱的地方,就跳进去追求弄得伤痕累累;小乘人是完全的排斥;大乘人对人生是相对中道,他心中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你看小乘人,在《法华经》上说,他观一切法空,大乘人他也观一切法空,这没有什么两样,每一个人要解脱,三乘共坐解脱床,你要从三界跳出去,你只有观一切法空,你只有无住才跳得出去,人生你要执取你就被抓住了。那么观一切法空,为什么两个都观一切法空,怎么结果不一样呢?小乘人的空他不带相,他真是空了,偏空了;大乘佛法的空是带相观空,这个地方不一样,他不否定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的果报

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 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

你必须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离

孔夫子,他有一天带着他的弟子游行在陈蔡之间,陈国跟...

我法皆空时,百病还能不皆消除吗

人生,真是百病缠身。身体上的病,从医院里所谓的内科...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再来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

不应把生灭流动的心识,当做常一主宰的我

这个无我观蕅益大师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离彼前...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

这种人不叫有净土

悠悠泛泛,对生死心不切。有点时间就念一念,没有时间...

了解果报的痛苦,才能怖畏当来的果报

古德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所以从这个...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素食救地球,是牵强还是科学真相

减缓全球变暖,素食拯救地球 北极的冰盖在加速融化,...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问: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 帮助人、救...

良因法师:女居士应避免的8种丑态

学习佛教的教义佛法本来是为了寻求解脱,而部分人却不...

【佛教词典】圣典

“圣典”一词,自我国西汉以降,即指与圣人之言行有关...

【佛教词典】无漏律仪由三缘舍

【无漏律仪由三缘舍】 p1091 俱舍论十五卷八页云:无漏...

不要用无益的苦行来破坏你的色身

我们看修禅定的人,刚开始修禅定是散乱心,欲界的境界...

金字旁边两把戈

五欲害人,就好像脚踩在毒蛇上,你得一点五欲虚幻的快...

信为道源功德母

过去有一户豪门望族的长者,突发异想:寺院中有许多年...

不是它障碍你,是你自己障碍自己

们知道一个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当中但除迷情,不除其...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问: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

圣严法师: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

觉悟的三个层次

觉悟既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就要知道觉悟的层次和内容是...

唯识中的「异熟能变」

那么在第八意识的左边,有一个【一变、二变、三变】。...

人生原来是一场梦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

圣严法师《如何用禅解决问题》

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迷惑凡夫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

吹灭心头火

报纸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个青年,因为追讨朋友欠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