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赖耶识种子具六义

妙境法师  2024/09/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赖耶识种子具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说出这“六义”的名字。第一个,是“刹那灭”。这个“刹那灭”,就是极短的时间,它就现起了,但是也就灭了,一刹那间就灭了。那么这是第一个种子义。如果说是没有生灭的话,有为法都是有刹那灭的,这个种子要具足这个意思。如果说是没有刹那灭,不生也不灭就是无为法了,无为法不能做种子生起一切法的,不能,无为法没这个功能。这是第一个义。

“俱有”,这个“俱有”应该加个“果”字“果俱有”,就是它这个种子生现行的时候,这个种子和现行是同时有的,同时存在的,不可以这时候这种子没有了,没有种子就不可能有现行,不可能会得果的,所以这是一个意思。

“恒随转”,这个种子生现行这件事,这个种子是各式各样的,譬如说我们现在内心里面有种子,要得果报的时候,得果报的时候不是有种子就立刻会得果报的,其中这个种子已经成就了,但是它要现行的时候,可能中间要距离很久。

譬如说我们现在修这个五戒十善,我们可能会得到人天的果报,但是忽然到三恶道去了,到三恶道去了这时候这种子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它还在,它还在你阿赖耶识里面,等到因缘具足,下面和“待众缘”,具足了这个时候,当然有“刹那灭”,它在你阿赖耶识里面存在,不是个常恒住寂静的面貌,是刹那生、刹那灭的变化的。但是得到果报得时候,虽然距离的时间可能是几千年,或者是几万年,但是种子还在,和得果的时候是“俱有”,那个时候还有种子,种子还没坏,它得果的功能还在,这一刹那间这果报现行,这个时候就是那个现行的果和那个种子是同时有,同时存在的。

这就是前面有刹那灭,但是它还在,就是还有这么个意思。如果说只有灭,这种子就消失了,那是不能得果报的,所以是“俱有”。“恒随转”这是第三个意思,第三个意思就是刚才说了,就是你内心的分别栽培了种子,和距离得果报也可能几十年,也可能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它不失掉,它恒随转一直随逐阿赖耶识继续的刹那生灭的转动,它不消灭的,这是“恒随转”。

另外在时间上说,由栽培因,你造了因去得果,中间也可能很长很久的时间,这个种子不失掉、“随转”。另外一个不同的,或者是你出过家,你栽培过戒、定、慧,但是也造了罪,没有去继续的修学圣道,跑到天上去了,享受五欲去了,或者到了色界天、无色界天去,或者又来到人间又到了三恶道去了,但是这个种子“恒随转”,不失掉,叫做“恒随转”。

这个说是我们在六道轮回里面流转,我们栽培的罪业也好、栽培的善根也好,不失掉;我们也应该生欢喜心,但是也可能不全是欢喜,“恒随转”。“应知”,你应该知道这个种子是有“刹那灭”的,种子是与果“俱有”的,或者是“恒随转”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这下面还有一个“决定”的意思。这个“决定”,是什么呢?就是你做了善法,你栽培善法了,将来一定是得善的果报,你造了罪的业就得恶的果报,它不变的,所以叫做“决定”。决定它不会混乱的,不会说是造善得恶报,做恶得善报,那就是改变了,现在它是不变的;你做善就得善报,做恶就得恶报,你栽培出世间的善根,那将来得出世间的果报,所以“决定”。

“待众缘”,但是得果报这件事,要等待众多的因缘的资助,因缘不来还是不成就的,还是不行。说是农夫种田,你种下种子了,它不一定生果的,你需要下雨,还要施肥,还要做各式各样的条件会合了,那个种子才能生芽,逐渐逐渐生出来果来的,“待众缘”。这个“刹那灭”,说是这个我们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那一段文说到,一切法都有刹那灭,当然就是有为法都有刹那灭,这个刹那灭是不待缘的,自然是刹那刹那灭。那么若生果报是不是也是不待缘?不可以,生果报要待缘。没有因缘的资助它不得果报,说是你有善根,有善根还要“待众缘”,不然不行。

所以佛出现世间说法的时候很多人得阿罗汉,这就是“待众缘”。若是辟支佛,辟支佛不需要佛出世,但他也要努力,也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得辟支佛道,所以是“待众缘”,要等待众多的因缘。

当然这个地方,就是你要时时的努力,栽培这个种子叫它有力量,如果没有力量不行,没有力量想要生果很难,所以这个我们静坐这件事,尤其是有些静坐不相应的人,你就会放弃了,这么困难我就不坐了,不坐那就更没有希望;你若常常静坐,常常熏习那个寂静住的种子,叫它有力量,那么你将来得禅定的因缘就容易,就会容易出现,容易成就。“决定”还要“待众缘”。

“唯能引自果”和那个“决定”有点相似,但是有点不同,就是色法“唯引”色法的果,心法“引”心法的果,它们还是有差别,“唯能引自果”,不能够混乱的,不能说色法得到心法的果,心法得色法的果,它不能,不混乱的。

这样加起来这就是六种,“刹那灭”是一。“俱有”是第二。“恒随转”第三。“决定”是第四。“待众缘”是第五。“唯能引自果”是第六。这个具足这“六种义”,这是叫做“种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造河船以济人渡

造河船以济人渡,就是建造船来渡人。我们面临着江河湖...

今世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命终之时,若想带着自己所积蓄的钱财、宝物至后世去享...

学佛之后得重报转轻报

法会结束,回西安的路上真是精疲力尽,虽然不及师父操...

有了这个观念,就能消解愤怒的情绪

相信因果,就会有对一种生命的际遇那种逆来顺受。以前...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推荐】为何有些人的阴气很重

当我去台北临济寺受在家菩萨戒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去受...

初入佛门要学哪些佛经

问: 初触佛门,想先学《地藏经》,再学《楞严经》,...

当念佛间断之时,有三种痛加鞭策的方法

问:修念佛法门,贵在念念相续不间断,我也很想能达到...

【佛教词典】无缝塔

(杂名)凡造塔用木或石叠累而成,故皆有缝棱级层,若...

【佛教词典】外缚印

(印相)四种拳之一。交叉二手而作拳,使十指出现于外...

圣严法师:不再为情所困

「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

人生没有对错,还债而已,不要堕入对立

我们必须用心力来引导业力。因为我们无始劫造了很多业...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

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海神请法

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说话的二十二戒

1、戒多言: 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

大安法师:怎样才算真用心念

问: 怎样才算真用心念?标准方法怎么样?有杂念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