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当念佛间断之时,有三种痛加鞭策的方法

维则大师  2024/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念佛间断之时,有三种痛加鞭策的方法

问:修念佛法门,贵在念念相续不间断,我也很想能达到这种工夫。奈何自己定力尚未成就,念头此起彼伏无法主宰。或对旧时所学未能忘怀,或邪思妄念无端乱起。或与境缘相触,心念照顾不牢。或情思遐想纷飞,遏捺不住。不觉念头东奔西走,一眨眼间,早已心驰到千里万里去了。又或惹着一丝毫世事,萦绕于心,牵肠挂肚,便是五日十日,半月一月,也摆脱不去。岂只是间断而已呢。说出来实在惭愧,想起来未免伤心。似这种情况,又该当用什么办法来对治呢。

答:可叹啊!这其实也是天下学佛者的通病。你当念佛间断之时,若不能痛加鞭策,则专修、无间修之念佛,永无成就之期。我曾经听说古德有三种痛加鞭策的方法,今再提供给你学习,你要认真听清楚。一是报恩。二是决志。三是求验。

第一报恩者。既修净土法门,心中当存上报四恩之念。佛恩、国恩,固然未暇细论。只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你长大之恩,岂不是重恩?师长谆谆教诲成全你出尘之德,岂不是重德?你最初发心出家,便说要报父母重恩。后来行脚参学,又说要报答师长重德。自从离乡别井,不知不觉已过二三十年,父母师长艰难困苦,你总不顾;父母年老患病,你又不看;及闻父母已死,你也不归。如今父母或在三途受罪受苦,指望你救他,指望你度他,你既修行念佛,却居然念念间断,致使不能往生净土。往生净土不成,便是自救不了。你尚且自救不了,又如何能救度他们。既不能相救,你便是忘恩负义、大不孝人。佛经上说,不孝之罪,当堕地狱。那么你现在一念间断之心,便是造成将来堕落地狱道之业了。

又况且你所穿的衣服,所吃的粮食,所住的僧房卧具,种种受用现成,都是来自于信施的供养,哪一样是凭你自己辛苦劳作得来的。因此,你当努力勤修净业,希冀报答信施供养之恩。祖师曾说,这些受用之物都是施主们克减妻子家人的生活费用,拿来供养的。如果你修行的道业不能成就,就算是滴水寸丝,也必须做牛做马偿还给他们才可以。你今修行念佛,却居然念念间断,致使不能往生净土。往生净土不成,自然酬偿施主有分。那么你现在一念间断之心,便是造成将来堕落畜生道之业了。

第二决志者。若学专修念佛,志向必须决定。你一生参禅,禅道既不悟;及乎看教,教理又不明。弄到如今这个地步,妄想念头还是未死。与人相处时,又要说几句禅,又要说几句教;独自闲居时,又要写几个字,又要做几首诗。情挂两头,念分四路。祖师曾说,毫厘系念尘俗,便是三途业因;瞥尔触境生情,终成万劫羁锁。你既要专修念佛,却居然志无决定,任其情念多端。因此情念多端,造成间断正念。然则你现在一念间断之心,便是将来堕落三途羁锁之业啊。

又况且守护戒律,是成就道业之根本。如果志不决定,或因身口所需而念念驰求。经教中有说:“宁以洋铜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饮食;宁以热铁缠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况因诸戒守护不严,就会妄动邪心。因此邪心妄动,造成间断专修念佛。然则你现在一念间断之心,将来所受苦报,何止热铁缠身、洋铜灌口之业呢。

又况且修行办道,必须断除憎爱。如果志不决定,每于虚名浮利,自心观照不破。名利属我,便生贪爱;名利属他,便生憎妒。古人说:“贪名贪利,同趋鬼类;逐爱逐憎,同入火坑。”你却为这些虚名浮利而生爱憎,造成间断念佛,障碍往生净土。然则现在一念间断之心,便是将成堕落饿鬼火坑之业啊。

第三取验者。既学专修念佛,应当考察自己念佛有无灵验。你如今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已是死相现前。你岂能知道离临终还有几日?必须志诚念佛,希望在目前便要见佛。只如庐山慧远法师,一生之中,三度蒙佛摩顶。又如怀感法师,称念佛名,便得见佛。又如少康法师,唱佛一声,众人便见有一佛从口中飞出。唱佛十声,则有十佛从口中飞出,如同连贯的佛珠一般。像此等灵验,有万万千千之多。你若至心念佛不间断,同样见佛不难。如果念佛之心经常间断,决定不能见佛。既不能见佛,便是与佛无缘。既无佛缘,当然难于往生净土。不能往生净土,必将堕落恶道。然则现在一念间断之心,便是将来堕落三途恶道之业啊。务须切戒切戒!

如上三种策励,当痛自加鞭。使其念不离佛,佛不离念。自然感应道交,现前见佛。既见乐邦之佛,即等于见十方诸佛。既见十方诸佛,即是见自性天真之佛。既见自性天真之佛,即得真如实相全体大用现前。然后推其悲心愿力,广化一切众生。此名净土禅,也名禅净土。那么,永明大师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岂不是应验于此吗。勉之勉之。

于是这位禅上人,听了以上这些发聋振愦、醍醐灌顶的开示,从表情上可以看得出来,那真是既欣喜又惊奇。默然愣住了好一会儿,恍然若有所失的样子。天如老人又再开示他说:“禅与净土,只要有一门成就了,禅净同时都成就了。一心之外别无他法,你莫错会好。禅上人于是稽颡再拜道:我真是有幸啊。现在我总算知道有所归趣了。”然后频频礼谢而退。

(演莲法师译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只贵真实修行

【原文】 学佛者无用庄严形迹,只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是念阿弥陀佛还是念观音菩萨

崔明晨: 那么法师,刚刚您谈到了,就是说在危难时刻...

念佛的八种相应法和三种不相应法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

「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净土宗的重点就是:你要往生,你得靠阿弥陀佛来接引你...

五件不可得之事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

修行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四十八大愿——(第10愿)不起贪计身见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推荐】达摩大师悟性论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

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

【推荐】未成佛道之前,要先结人缘

前几天,有位居士给我看他珍藏的一块玉。玉的名字我记...

妙莲老和尚:煮好吃的素菜度家人

好多在家菩萨说:「老和尚啊!我们在家学佛真是好苦喔...

【佛教词典】毗岚风

毗岚,梵语 vairambhaka 之音译。又作吠岚婆风、毗蓝婆...

【佛教词典】殁法

【殁法】 p0832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五页云:谓彼诸行...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用心之事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时,其衣食住行...

志公禅师劝世念佛文

回头好,回头好,持斋念佛随身宝。 有有无无都麻烦,...

所谓贵人者,谓其能去乎贱态也

【原文】 所谓贵人者,非爵尊位显,学富五车之谓也。谓...

素食进补不妨一试

在我国,人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所谓:冬天进补,上山...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

今生是流浪的最后一生

凡夫众生要住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是不可以的,这就好像...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

释尊三事笑缘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

心念一转,极乐就在您眼前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

念佛吃素转恶业大苦为小苦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于此。目疾发生,不知忏悔宿生此生...

同样的布施,为何受福不同

为什么信佛好多年了,还没有什么成就,什么原因呢?我...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这个地方的识变,前面我们比较偏重在造业这一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