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净界法师  2025/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这个地方的识变,前面我们比较偏重在造业这一块,这个地方讲到受用果报。就是说我们除了我们今生在造业以外,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当阿赖耶识把业力释放出来的时候,落实到我们的身口意的时候,变成一种快乐痛苦感受的时候,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有一个偈颂很重要,在天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说: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这个偈颂解释,我们看附表第九,我们把它回顾一下我们前面说过的一些道理,再用这种果报的受用这一块,来做一个解释:

由一切种识,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所有的果报的出发点是阿赖耶识,或者异熟识的种子出发的。阿赖耶识,在第九页,我们看这个最上面那个第八识,第九页是不是有一个表,有一个表最上面有一个圆圈,这个左边写异熟识。当我们在今生投胎的时候,第一个能变就是异熟识,它会把最强大的业力,已经成熟的业力,释放出它的果报出来,你的正报的根身,你的依报的人事、山河大地、所有的环境,它就把它变现出来了。当然第八识它本身它只是一个业力的释放,但是第八识变现出来以后,接下来如是如是变,这个如是如是变,就是阿赖耶识的业力要起现行的时候,它是三种变化。

第一个,异熟能变,它从业力的角度变现一次。

第二个,它思量能变,你在你变现的果报当中,它本来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它本来只是一个能量的释放,但是你自己捏造一个自我,恒常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我,然后有一个我就有我所,这些是我所受用的,你就把一个平等的法界,本来是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的一个果报的平等一真法界,你把它切成两块:一个是我,一个是我所。这个是谁弄出来的呢?第七识——思量能变,由我去执着这一切的我所。当然每一个人的执着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对外境的执着是很重,有些人是比较乐观,比较轻薄,这个我法二执,每一个人当然不太一样。总而言之,我们一定会在生命的果报当中,捏造一个自我概念出来。

第三个,了境能变,就是你的名言的思考,有些人会比较做正面的思考,它在变现果报创造自我以后,他会以一种感恩的心、宽容的心,来面对人事,这种人的人生,他比较容易生起快乐的感受;有些人会用一种比较刻薄的心、批判的心来面对人事,这种人不容易生起快乐。所以当阿赖耶识在释放业力的时候,让你受用果报的时候,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经过三次的变化以后,以展转力故,三种力的交互作用,异熟、思量、了境的三种,你各种感受就出现了,就到最后变成受,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就出现了。

所以我们今生的感受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业力,第二个是你的思考模式,你的思想,你的心理素质好不好。比方说我们之前讲过这个《前世今生》,有一个凯萨琳居士,这个是一个女众居士。她在果报的受用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出了差错,就是她的心跟水接触的时候,她产生极度的恐惧跟痛苦的感受,当然这个感受从什么地方来?事出必有因,诸法因缘生,一定有道理的。

来,我们来看看三能变:

第一个,业力的变现。其实从人的果报来说,水不应该是有伤害性的,不应该,因为它不是刀剑,它不是毒药,所以从客观的条件,从业力的角度,水是没错的。就算每一个人福报不同,他看到的水,顶多就是质量差一点,不至于说伤害,所以异熟能变,这个问题应该不大。

第二个,思量能变,这个有点问题了。她应该有很坚固的执着。问题最严重就是第六意识的思考模式,因为她过去生的生命经验,她把水安立一个非常不好的名言,她认为它是一种毒药,它是来伤害她的,所以水就果然变成了一种伤害的角色,所以她这个是思想出了毛病,后来她经过心理医师的辅导,她开始把过去的名言给转变了。

所以说我们在变现果报的时候,有客观的业力,也有主观的你的思考模式,这就是所谓的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然后以展转力故,各种快乐痛苦的感受彼彼分别生。所以我们今生的快乐痛苦,取决于第一个你的善恶业,第二个取决你的心理素质。这个地方是讲到果报的受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情执是修行的大障碍

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

真正的拥有

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王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满八...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

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十...

先修空观来破执着

在《楞严经》的思想模式,就是空假中三观。你遇到任何...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创造出来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变现的...

在「眷属爱」与正见之间做出抉择

做为一个有情众生,有些生命上的需求,是绝对不可少的...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

做事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

问: 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

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一个宽容的人善于补人之过,容...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

【佛教词典】十种自在

【十种自在】 p0110 瑜伽四十八卷十七页云:又此菩萨,...

【佛教词典】竺法力

东晋译经僧。又称释法力。西域人。道行清高,善通方言...

皈依时听不懂能成就皈依吗

【疏文】 《多论》云:受三归者,先称法,后称佛者,不...

「痛」并不等于「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礼敬诸佛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指身业礼敬。通过礼...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

贫人供佛

罗阅城的大众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

【推荐】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

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

吃素如何吃到皮肤年轻细滑且营养够

作者:善心莲花 我个人的经验:我吃素,不吃蛋,很少...

什么叫做佛号还没「念好」

印光大师有一个皈依弟子王慧常居士,他在印祖往生之后...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