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先修空观来破执着

净界法师  2024/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先修空观来破执着

在《楞严经》的思想模式,就是空假中三观。你遇到任何的人事,你永远保持空假中三观。就是你要先修空观,破执。

我们遇到一个生命的现象,可能是一个顺境,也可能是一个逆境。我们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心随境转,我们顺着因缘的方向去走,那就完了。《楞严经》告诉我们,你要逆向思考,你要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不要管这个因缘怎么走,你要去回光返照,去找它的根源,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色身?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从什么地方来?

那么当然答案就是,我们觅之了不可得。我们从空性而来,眼前的只就是一种业力的显现而已。我们过去曾经有一段的业力,现在表现出来了,创造你今生的一个假相,这个假相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只就是一个生命的一段的假相,所以它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看清楚生命的真相,我们的内心开始平静下来,开始无住,不能够住在色受想行识。

我们从今以后不再跟着我们的感觉走,不再跟着我们一时的想象走。我们在生命当中这叫正念真如。在你回家的路当中,虽然我们的感觉还会不断地干扰我们,我们过去习惯性的贪恋娑婆的想法还会不断地刺激我们,但是你可以做到不随妄转,因为它是一时的假相,你连断它都不要断它。因为它是虚妄的,你断它干什么呢?你只要不跟它结合,它就不能对你产生力量。

所以在整个生灭的因缘当中,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家就非常重要了。

第一个,让你今生能够达到最大的安定;

第二个,让你所念的佛号变得非常的坚固,不可破坏。

你的烦恼不能障碍你,即使你有病痛也不能干扰你,外在的鬼神、外在的魔王也不能刺激你,因为你的心住在一个真实不生灭的本性。所以这个空假中,从空观当中找到我们生命的一个安住处,假观让我们务实地面对生命,也不要否定今生五蕴的假相,因为你未来的往生净土的资粮还得靠这个假相,靠这个身体来拜佛,靠你内心来忆佛念佛。所以大乘佛法是观一切法空,但是不坏假名假相假用。保持它的功能,但是不要对它产生执取。这个我们叫作借假修真。

所以当我们用这个空假中的智慧来面对人生的时候,你这个时候的心态是一个最圆满的心态。

大乘佛法对人生就是这三种看法,空假中。其实,中的话它只是个调整,其实就是空观跟假观。

你觉得你最近躁动不安,假观太强,就加强空观;你觉得你最近心好像提不起来,太沉闷,加强假观,思维你来生的安乐,思维你极乐世界的功德,由这种功德相、安乐相来启发你前进的动力。所以这个中观是随时调整自己的脚步,让你合乎中道。

所以说这个禅观就是一个心态的调整。那么你平常经常保持一个对五蕴身心的不即不离,临命终的时候,你生命的水泡破裂的时候,对你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你早就有心理准备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

「我执」让我和老公渐行渐远

昨天早上,一纸离婚协议书,把我的婚姻带到了迷茫的境...

世间人都爱黄金,但真正修道人爱刹那静

打禅七的殊胜因缘,确实是难分难离。马祖门下庞蕴居士...

了了分明,不取一相,如如不动

现在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给大家听一个钟声,(请维...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

求生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互相矛盾吗

问:净土法门摄受各类不同根机的众生,果然是很广大的...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这个功夫成片首先是来自于禅宗参禅的一个术语。就是他...

高谈玄妙拨无净土之失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为什么佛菩萨都不穿鞋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现足...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

【佛教词典】业义

(术语)论场之语。法华讲等时,问者对于讲师,初所问...

【佛教词典】所有

【所有】 p0733   瑜伽八卷六页云:能摄依事,故名所...

认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个人。他...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平常心要如何修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

穿肠毒药---酒

作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称为穿肠毒药,这种提法,不是...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无念,许多修行人很熟悉这个词,但并不确定什么才是无...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