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则生命的历史将不断重演

净界法师  2024/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则生命的历史将不断重演

你可能内观以后开始修一心即假观了,就开始历事炼心,必须安忍顺逆的境界。一个人开始内观以后,开始向外历练的时候,顺逆都要安忍。所以,一个人内观以后,在向外历练的时候,很重要,对这种快乐痛苦的感受都要收起来。这个感受是最坏事的。如果你太重视快乐痛苦的感受,它会刺激你的妄想执着,它会误导你。因为这个感受是前生业力牵动的,你太在乎感受,你就被过去的业力牵着走了。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真的要行菩萨道,你要放弃你的感受!如果你还在乎你的感受,你就一再的启动生死之门,你要离开三界,变成不可能!不管你多用功、不管你一天拜几千拜,只要你对你的感受还看得很重要,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了,不可能!因为你在走生死的门,你怎么可能出现涅槃呢?不合乎因缘法嘛。

我们要了生死,只有一个方法--慢慢把生死之门关起来,当然,不是说叫你现在--我眼睛也不要看了、耳朵也不听,不是这样了,佛法不是逃避,叫你都摄六根没有叫你关闭六根,是吧?就是说你今天遇到一个东西,感受的时候,你要能够见相离相,慢慢的知道:它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缘生缘灭,你走过去就好了--无住!

把你的感受放掉,古人说的:「放四大,莫把抓」,不要老是抓着感受不放,它来就来、走就走,你要慢慢的放下你的感受,你才能够走上清净的智慧、清净的愿望的涅槃之路。所以,你必须面临抉择,没有人同时又要走生死之门,又走涅槃之门,没有这样子的。

这一句话很重要:你不要住在你的感受、你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则你生命的历史将不断的重演!我们不是要你们改变你们的感受跟想法,你们做不到嘛!你抗拒不了的,这个是一个无量劫来打了很多妄想,留下来的等流习气,你怎么跟妄想抗拒呢?你不是它的对手;所以你只有用智慧观照,观察它,你只要问妄想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只就是在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只就是心境碰撞的时候产生的感受,所以才引生妄想。我们今天想要改变我们的生命,就从唯识所住下手,破那个住。

(很多人)来到僧团,当然僧团的特点就是平等,穿同样的衣服,住同样的寮房,吃同样的饭菜;这个基本上色声香味触五尘是完全一样,但是奇怪的是,有些人活得很快乐,有些人很痛苦。

你看那些老参福报大的人,他就是在这个僧团当中,活得可自在;一个初学者,你看他每天愁眉苦脸,这个六根跟六尘一碰撞的时候,他产生的感受果然不同啊!这跟你的业力有关,但这一点,它还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叫酬偿业力,这个是叫认命。所以,感受是没有错的!感受只是在反应你过去到底做了什么。

你说:我前生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呢?你不要去问别人,你看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都是什么感受,你就知道了。你都是欢喜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你前生造的善业强;你耳朵一听到什么声音,你就起烦恼,眼睛看到什么东西,你也起烦恼,你前生造的罪业多。这个受是在表现过去。

我们一念心,本来就具足过去、现在、未来─你看你的感受,你就知道你过去做了什么事;你看你用什么想像力,你生起什么想法,你大概知道你未来要去哪里。这个很清楚的,骗不了别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理睬妄念,是对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点修行体验的:妄念来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这个...

三种念佛方法可对治妄想

这里有几种念佛方法,都可以对治乱想,防止思业。我今...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

盲龟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

圣贤之路八正道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位名叫马血...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给自己心灵的25个安慰

第一个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罪业越是会现形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

木瓜5大法宝护肝脏

木瓜的营养保健作用流传已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观音菩萨会附体显灵吗

问: 有朋友说某人家中观音菩萨很显灵,说是和那家有...

【佛教词典】拔婆

(杂语)Vatsa,译曰子。婆薮槃豆传曰:跋婆译为子,亦...

【佛教词典】有漏四过

有漏,即漏落三界受生死之义。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载...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含义

问: 请开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

洗涤无量劫来的业识种子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

女众进入寺院应遵守的礼仪

我们每次过堂都做一点学习,今天学习关于女众入寺的内...

一牛断三命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问: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大安法师答: 你这...

佛陀开示四种恶语

佛陀在教化弟子时,经常向弟子们讲说各种恶行与善行,...

六根的饮食

大自然里,树木花草要浇水,稻谷米麦要施肥,牛羊驴马...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

打坐完有这两点需要注意

前面是讲调心调息,现在看调身。 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