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物债易还,命债难还

净界法师  2024/10/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物债易还,命债难还

现在看第二段,还债的人应该怎么还呢?他过去生把人家讨得太过分了,那应该怎么办呢?看第二段。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

过去生把人家这个畜生讨得太过分的这个人,他有两种情况:

假设这个人前生是“有力”,他有持戒还有修习禅定、智慧的这个功德力,以及他有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的福德力,那么在还债过程当中,他不必舍掉人身,以人的果报来酬偿过去所讨过分的这一部分债务。欠钱就还钱,欠命还命,欠肉还肉等等,以人的果报来还。

“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假设这个讨得太过分的人,前生没有戒定慧的功德,也没有布施、持戒的福德,两个都没有,那么他就反过来堕入到畜生道,来酬偿过去生讨的过分的这一部分。就是,对方在还债的过程当中,一种是以人道来偿还,一种是以畜生来偿还,还债的方式有两种。

还债的难易也有两种。看经文。

阿难当知!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

在还债的过程当中,我们先看比较容易偿还的。

“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就是说,我们假设欠人家的是财物,那么我们在偿还过程当中,欠钱还钱。没有钱怎么办呢?那就用体力来偿还,你可能做他的仆人,或者做他的牛马等等,以体力来还债。还到够了以后,这个因缘就停止了。这个是欠钱还钱,或者是以体力来偿还。

你看《六祖坛经》有一段。六祖大师有一天在自己的禅堂打坐,有一个盗贼拿刀子要杀他。六祖大师事先就知道了,他就在打坐的禅堂旁边放了十两的黄金。那个盗贼要杀他的时候,他就把头伸出来,结果那个盗贼砍三次都砍不下去。六祖大师说,我只欠你金,“只负汝金,不负汝命”。我前生是欠你钱,又没欠你命,所以你杀不死我的。

这个盗贼看了以后就很感动,他自己也很惭愧,就要随六祖大师出家。六祖大师说,你要出家可以,但不是现在。你现在跑进来,我的徒弟都知道,他们会加害于你。你赶快先跑,改天你再回来,再跟我出家。他过了几年回来跟六祖出家,后来这个人也开悟了。也就是说,在还债的过程当中,钱财的债务是比较容易还,这是比较容易的。

我们看比较困难的部分。“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就是说,在欠债的过程当中有两种因缘是比较麻烦的:你曾经杀害它的生命,乃至于去食他的肉。当然,杀命是直接杀生。吃它的肉叫间接杀生,因为你喜欢吃它的肉,所以别人才去杀,间接杀生。这种跟生命的伤害有关系的,这个就麻烦了。为什么呢?

“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就是说,你杀它的命、食它的肉,来生他就杀你的命,吃你的肉。这种杀生食肉就牵扯不清,相食相诛,彼此互相地吃对方的肉、杀害对方的生命,就像车子的转轮,互为高下,互相地讨债,彼此的冤结越结越深,就很难停止了。这个地方讲命债难还。

我们看怎么办呢?

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

这个应该讲有两个因缘:

第一个,我们依止自力的因缘。你自己能够修止观,正念真如。如果我们一个人一直跟着妄想走,我们就很难改变自己。你看有些人,他永远活在过去。他创造一个妄想,这个妄想就去造业,造完业以后到地狱去;从地狱里面出来,他还是随顺这个妄想变成鬼道,还是随顺这个妄想变成畜生;最后来到人间,还是依止这个妄想。他永远没办法离开这个妄想。一直到他真实地能够通达大乘经典,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其实这个妄想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把妄想舍掉以后,他的生命才产生重大的变化。这个是修奢摩他,改变你的思想才能够改造生命。

第二个是靠佛力。靠佛陀的这种大慈悲的神通力来化解彼此的冤结,或者就是佛陀的说法,明白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否则是很难停止的。

这个地方指的是,在还债过程当中,我们欠的物债是容易偿还的,命债难还。诸位,你要看印光大师《文钞》,你会感到印光大师也强调这个观念,念佛的人最好一定要吃素。你去看看《念佛感应见闻录》里面,一个人业障现前了,他念佛还比较容易过关,要是遇到冤亲债主的干扰,最麻烦,他放不过你。

印光大师说念佛人一定要吃素,他很强调吃素。你造一点罪业,临终的时候正念真如,靠佛力的加被,很快过关。但是你要是杀了很多很多的众生,像台中莲社有一个众生一生杀了十几头猫,他临命终的时候很麻烦的,因为佛也不能够过分地去对治对方,所以他要弄得很麻烦、很痛苦。所以命债一定要尽量避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老中医所遇的因果业报

池草师兄出生于中医世家,几代人在行医过程中,记录下...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

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如果每天念一念,这个牛肉就吃不下去了

我住支提山的时候,就碰到牛会拜人的事情,它为什么拜...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有些妄想平常看不出来,临终才会出现

有些人的处理方式很简单。我打妄想,我就转念念佛,有...

布施供养,广结善缘

佛教非常重视结缘,不但结缘还要结善缘要广结善缘。但...

悲心无尽 行愿弥坚——一诚长老珍贵舍利撷影

【真如寺讯】丁酉十一月十三日(2017年12月30日),上...

财富的秘密

【一】 收到一短信说:财富很重要啊!此为答复。 财富...

【佛教词典】七证师

受具足戒时的七位证明师。...

【佛教词典】迦梵达摩

(人名)梵名Bhagavaddharma,译言尊法。西印度人。唐...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

斌宗法师《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

前言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述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

善巧方便救人于水火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

玄琬和尚的故事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

【推荐】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么不平等

我们有些个道友财富很大,无忧无虑,什么烦恼看着都没...

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剃发:又作祝发、薙发、削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龙华三会愿相逢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

慎独知于衾影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

三种涅槃的差别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

金刚护法

佛陀在世时,有些出家众因不舍物欲而造作种种恶行,引...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