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众生,祸从口出

2025/03/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众生,祸从口出

有这样一则寓言:从前,有一匹自视甚高的千里马和一头默默无闻的毛驴。千里马时常讥笑毛驴道:“你真没出息,日复一日围着磨盘打转,哪像我能够四处奔驰,见识广阔的世界。你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毛驴听后,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羞辱,愤而出逃。主人发现毛驴失踪后,便将绳子套在了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万万没想到,祸从口出,自食恶果,不得不代替毛驴拉起了磨盘。

俗话说:三斤鸭子两斤嘴。生活中,多少冲突,甚至惨剧,都与言语有关。口业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们如何变成一个“会说话”的人呢?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祸从口出,我的嘴巴就是我的敌人。”语言,既是凡夫最容易造作的恶业,也是世上“最残酷”的武器,杀伤力极大。

有一位老艺术家,对独生女要求特别严苛。哪怕女儿已经读到了美国常春藤大学博士,她依然对女儿十分挑剔。一次,她去美国看女儿,两人再一次吵了起来。女儿问:“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有办法让你满意?”她冷漠地回复:“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女儿听罢,翻身就从阳台纵身跃下,没有救回来。一句讥讽酿成人间悲剧。

《菜根谭》中说:“口乃心之门” 。逞一时口快,常常伤人而不利己,还会流失平时修积的功德。正如《大方便佛报恩经》云:“一切众生,祸从口出。”佛陀因此教导我们,对自己的嘴巴要如防火一般。因为大火能烧掉一世的财富,但口业却能烧毁“七圣财”。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少造口业呢?

憨山大师《醒世歌》云:“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搬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因此,佛子应修持以下几点:

不妄语

《大智度论》云:“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很多人不会故意撒谎,但“善意的谎言”等小妄语,总会时不时说上几句。长此以往以恶小而为之,也会习惯成自然,终有一天会失去他人的信任。

股神巴菲特曾分享过一则职场故事。

有个年轻人去面试,突然一个老人冲过来说:“上次在公园,你救了我女儿,太谢谢你了!”年轻人回答说:“老先生,您认错人了”。老人还是坚持说:“就是你,不会错的。”年轻人安慰道:“我知道你找恩人心切,但我真的不是你要找的人,我也没有在公园救过人。”入职后,他和同事谈起此事,同事笑他:“他是我们老板,也没有女儿,那只是一个考验,看你的人品过不过关。”

可见,人与人相处,聪明不如诚实,精明不如厚道。内在的真诚与坦荡,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不恶口

《增广贤文》云:“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他人彬彬有礼,却对最亲近的人使用语言暴力,甚至是拒绝交流的“冷暴力”,殊不知这才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生活中这些话会从你的口中说出吗?

习惯性反问:“自己不会看吗?”“这样行不行心里没点数吗?”

习惯性比较:“你看看人家”“我小时候要是像你这样,早被打死了。”

习惯性打击:“你为什么总是这样”、“废话!”

习惯性讽刺:“你这个样子,还是算了吧”、“你能做成什么事?”

习惯性施压:“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对得起我吗?没良心。”

心理学家曾这样感慨“言语上的虐待,无异于灵魂上的谋杀。”差评师一般的父母、伴侣,会成为亲人心中难以消散的梦魇,使他们深陷自卑的泥潭。

不两舌

《正法念处经》云:“ 复有口业名为两舌。于和合者,共作业者,破坏语说。如是语者,成就两舌。”两舌指背后搬弄是非,无端议论他人。而今,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人在虚拟世界中,肆意捕风捉影,中伤他人,大过嘴瘾,使得网络暴力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危害广泛的共业。《增广贤文》云:“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热衷于传播流言蜚语、搬弄是非,不但会伤及无辜,最终也危害自己。

不绮语

绮语指无利无义之语,谈天论地,喋喋不休,八卦长舌……《墨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次,子禽问老师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回答说:“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可没有人听它的。雄鸡在黎明按时报晓,众人皆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

常言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与其沉溺于无谓的家常闲谈,不如把时间倾注于个人成长的修行与精进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表扬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

从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婴儿必须经过足够的触摸,才能够...

如何判断自己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

为止口业,止语三年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

屠夫、妓女皈依佛后就能不堕地狱吗

问: 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捨身后不堕耶,...

恶业要使它消除,善业要使它增长

善业力深难造恶 大家要勉力多修善业,善业深了,往昔恶...

众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园;罪福由此心,非前境过咎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有一条深刻地分析了当前一些居...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庐山东林寺昼夜经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归安养

2018年8月12日,东林寺每月一次的昼夜经行如期举行。下...

蓦地放下,则一切法了不可得

当我们的心开始带回家以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

以心的力量来化解与改善

曾经听闻一则故事:有二人去医院拿检查报告,原本,某...

末法众生专修净土法门

佛说了生脱死的修持法门很多,大体分为律、教、禅、密...

【佛教词典】方便不施

【方便不施】 p0376 瑜伽三十九卷十三页云:云何菩萨方...

【佛教词典】证法

(术语)俱舍论所说教证二法之一。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声...

在家佛弟子的课诵选择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这三样东西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

「家」也是旅店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

偏激式的修行没办法持久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

极乐世界之美

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

伐树撅根的故事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伐树和撅根的佛经故事。就是讲到说...

嗔心打开地狱门

1、嗔心是堕落地狱之因。 2、嗔心一起,地狱门开。 ...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

人不成熟的四个特征

人成熟与不成熟跟年龄没有关系,人成熟不成熟,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