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随缘不要随习气

超然法师  2011/04/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什么?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缘”了。

“随缘吧!”当我们无可奈何的时候,会这样安慰自己;

“随缘啊!”当我们想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会这样包装自己;

“随缘啦!”当我们懒散而不想精进的时候,会这样开脱自己。

其实,这些都是在随顺习气,而不是在随顺因缘。

什么叫做“随缘”?就是“随顺因缘”的简称。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随因”,二是“随缘”。

所谓的“随因”,就是要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方向,牢牢地跟随着它,就如同向日葵跟随阳光一样。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的菩萨愿。它就是我们一生,乃至于生生世世当中要跟随的目标与方向。 菩萨愿不是空洞的,它应当落实到自己的这一生当中。就在这一生,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修学的目标。或者是开悟自性,或者是证悟法身,或者是往生净土,等等。 “随因”是根本,“随缘”是方便。

有了长久的菩萨愿,也有了今生修学的目标,人就有了主心骨,有了一股天地间的浩然之气。 也有了佛菩萨与三宝的加持和拥护。虽然看不见,但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思议的力量就会逐渐显现。 有了“随因”的目标,就可以实践“随缘”的方便了。

所谓的“随缘”,就是对于外在的一切,凡事不强求,心中不挂念。有什么样的外在缘分,就随顺着它而生活,随顺着它而学习,随顺着它而修行。随顺着它而一步步走向“随因”的人生目标。

可是,如果外在因缘无法提供简单而基本的生活,或者无法提供学习和修行的空间与自由。那么,就不应当再随顺它了。“良禽择木而栖”这时应当选择“随缘离开”。 哪怕对方是是亲人和朋友,哪怕那里有看得到的富贵荣华与锦绣前程。既然已经没有了学习和修行的自由空间,就应当果断地选择离开。这才是真正的“随缘”。

因为“随因”,所以“随缘”。

也许有人会问,你这不是执着吗?为什么一定要随这个因呢?难道不能“随缘”放弃它吗?是的,它是一种执着。然而,它是觉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种执着。悉达多太子,要是没有这种执着的话,怎么可能会圆满佛果呢!请听太子是如何说的吧:“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多么强烈的执着啊!然而,正是它,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随因”,引领着太子走向了最终的觉悟。

十几年以来,从出家以前,一直到现在,因为我给自己树立了人生目标,我不曾怀疑过它。无论自己的习气烦恼是如何的粗重,我都坚持着“随因”,然后“随缘”。每一次“随缘离开”,都会有很多亲人和友人不理解,他们一次次地因为我放弃看似优厚的条件而惋惜,一次次地看着我从城市堕落到乡村而摇头。只有我自己明白,我是一株跟随着阳光的向日葵,我的福慧资粮于无形之间,正在茁壮成长。

承蒙三宝的加持,内心的执着与烦恼正在消融,如同北方初夏的寒冰,我看到了它们的末日。 如是“随因”,如是“随缘”,是名“随顺因缘”。

反之,如果为了满足自己的名利欲望,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生活享受,就放弃“随因”的人生目标。虽然他自己美其名曰“随缘”,可实际上,他是在“随顺习气”。不要说什么菩萨愿了,就是他当初的修学目标,也绝无实现的可能。

在漫漫的生死长河当中,他将流转不息。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如经中所说,他将“为智者之所怜悯”。

但愿大家都能够树立菩萨愿,都能够树立今生的修学目标,都能够“随因”地坚持这个目标,“随缘”地去实现它,不要“随顺习气”而放弃。正是:

“一句随缘太随便,其中滋味少人知。”

但愿大家都能够如是“随缘”,而不要“随习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推荐】如果常做某一类的事,就会变成某一类的人

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

极乐世界以意为食,为何还要上大供

问: 《无量寿经》说极乐世界意以为食,那为何还要上大...

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

【推荐】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

警惕「六根」的坏习惯

人在世间,总有很多给人评论的地方,尤其关于习惯方面...

护生的习惯

口业篇 1、不杀生的人,不应该说哪里的河川应该清理、...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如何为临终者和刚去世者开示和助念

1、病重者念佛,只可一心求往生极乐世界,不可求病好。...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

在家供佛,何业不消何福不生

供养佛菩萨像。或西方三圣佛像(阿弥陀佛、观音菩萨、...

不要被情爱所束缚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佛教词典】衲袈裟

(衣服)七条以上之袈裟有二种:一曰平袈裟,又云一色...

【佛教词典】宝瓶

(物名)梵云军持Ku??ika,尊称佛具法具之瓶器也。有华...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

恶口的过患

一天,佛陀为大众开示摩耶夫人的宿世因缘。佛陀说:无...

【推荐】把所有的愿望愿景,寄托在这句佛号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

生病时能吃几天肉做补充吗

问: 我看到有一些人持素很长。但是,当生病时,认为...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

念《地藏经》想要去做坏事,这是不保护你的

你要依照《地藏经》的意思去修行。有些人念《地藏经》...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明白深解人世间之理,以及...

留三分余地于人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责人...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

不贪的人才是宝

春秋时,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做官的子罕,...

大安法师: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问: 今生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大安法师答: 你...

苏东坡亲近四位高僧的故事

东坡居士悟道因缘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