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酒满茶半

2011/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常常听说一句话叫“酒满茶半”,但为了什么,却并不确知。

直到有一天,同一位精于茶道的朋友一同饮茶,听他边斟边说:“从来茶道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

不由地,心里便是一惊,仿佛有一扇门在无意中被撞开了,许多感触一齐涌上心来。

是呀,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一直都是努力刻苦,精益求精,力争上游,万事都要做到最好,却忽略了那做事过程中的快乐与从容,忘记给自己留三分余情,去欣赏回味,更忘记给别人留三分余地,去发展友情。

记得在香港娱乐杂志上曾看到一则小轶闻:影视歌三栖明星王杰,在未成名之前原是以特技替身出道的,到了他自己正面出镜的时候,许多自己完全可以胜任的特技镜头,他却还是请了别的替身演员。当记者问起他是不是名气大了,胆子却小了时, 他笑着回答:自己记得自己的出身,更应该记得给别人留一点机会。

无独有偶,篮球巨匠乔丹的故事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他之所以成为NBA史上一个无法逾越的巅峰,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出众的球技,更是因为他肯为队友创造进球的机会,而并不把比赛当成个人专场演出。所以尽管前期的乔丹曾经创造过单场进球的最高纪录,却仍然只能算个球星,而后期,才是真正的NBA领袖。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不快乐都并非由于自己不够努力,或者生活待我们不公,而是因为我们不懂得为自己为别人留有余地。

如果,如果我们肯多给身边的同事一次出位的机会,却不与他们争长论短,那么,我们必不致抱怨办公室生活的枯燥倾轧与四面楚歌;如果,如果我们能多给老同学老朋友一点时间,懂得以平和心与他们友爱相处,那么我们的朋友必会像滚雪球那样越来越多;如果,如果我们肯给自己多一份宽松,在追名求利的空档儿抬头看一看蓝天白云,也回头望一望父老乡亲,那么,我们的心便不会那么早变得衰老坚硬,抱怨牢骚也不会纵横地写在脸上,而让我们失去了真诚的笑容。

从来茶道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留一点吧,留一点点情意,留一点点余闲,不要让自己过早地老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知恩-感恩-报恩

两个同时进公司的新人,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后,一个...

首富只靠一粒米

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

给别人一点掌声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

做事要选好目标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

沟通和态度必不可缺

一位还不到退休年纪的资深医生,因为医术非常高明,吸...

【推荐】做生意最精明的境界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如何面对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在当今时代,改换工作、生活环境已很常见。如何面对新...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印造楞严咒经书或佩件的功德利益很大

一、如果有人能书写、印刷、雕刻此咒,带在身上或挂在...

赞佛及说法的十种功德果报

一、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

教化众生的四无畏功德

说法无畏,你要有总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来了,一...

衍慈法师:敲钟与烧头炷香

寺院每日早晚都有敲钟,早上先敲钟后敲鼓,晚上先敲鼓...

【佛教词典】通达转

【通达转】 p1025 摄论三卷十三页云:二、通达转。谓诸...

【佛教词典】十八天

指色界的十八层天,其中初禅天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八岁的沙弥

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问: 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

吸烟的危害超过五荤

此文由龙树菩萨札记中录出,所论烟草之害,较五荤尤烈...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问: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慧律法师答: 因为要解脱...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

何谓「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