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念阿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净界法师  2011/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智者大师说: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什么叫做禅?简单的讲就是真空妙有。 有些人以为禅就是完全的摄用归体,完全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三昧,对因缘所生法完全无住!其实你完全修无住,从大乘的角度,你还是很浅。

你如果了解到大乘佛法的真实义,大乘佛法所追求的不是空性,是万德庄严,这个空只是破除遮障的一个方便,以无所得为方便。每一个有志于大乘佛法的人,都是追求未来的法身跟净土。

当然你有二种选择:

第一个,你自力成就,我完全靠我的本事,以六波罗蜜来成就我未来的净土,也是可以,值得赞叹;

第二个,你选择仰仗佛力,先到弥陀的净土,然后在那个地方成就你自己的净土,就是《本经》说的为菩提道求生净土,因为娑婆世界充满太多的不确定。

总而言之,你在整个念佛当中:一个就是回归到你一念能念的心;第二个,从心里面出来,用一句佛号让你安住。

这种意境呢,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出一句话: 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

当我们依体起用的时候,一一理性,真空的理性当中全体是佛号,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但是一一庄严你回光返照的时候,又是全体理性:真空妙有、禅净双修、理事无碍。

我们一个初学者,一般念佛人,大部分是向外的。你看一般在家居士念佛,他很少修理观的,他刚开始是住在生灭法;但是慢慢慢慢的,时间久了以后,他了解到能念的心:哦,原来我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议,我这念心跟十方诸佛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这个时候他会注意 :能念的心不可思议,这是第二个阶段。

刚开始会注意所念的佛不可思议,因为他没有办法观照摩诃般若波罗蜜,他遇到事情,只有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通身靠倒。

这样也不错,反正你妄想多,我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以佛号来对治妄想,刚开始是事修。

慢慢的,你开始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理观能够破障,就注意到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议,这第二个阶段。

到第三个阶段的时候,你又开始注意佛号,又从心性出来。

所以我们在修习念佛止观的时候,你就是有二个处所:

第一个是摄用归体,回归到一念心性;

第二个是依体起用,安住在佛号。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你临终的时候,你心中的所缘境只有二个:一个是真如三昧,一个是万德洪名。

你学那么多的经论,你临终的时候、正式操作的时候、功夫提起来的时候、一念心性的时候,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

从这个地方,以我空、法空的真如三昧破除所有的障碍,在破障的无住当中,生起一句佛号,跟弥陀感应道交,这个叫做真空妙有,那个就是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大家好好体会体会。

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个修行的观念:大乘佛法的修学,他跟小乘最大的差别,诸位知道是什么吗?

小乘的修学是对立的:生灭次第,以空来破有; 大乘的修学永远是走中道的路。

如果诸位去看大乘的经典就知道,佛陀讲无住,他一定讲生心;他讲犹如莲华不着水,他一定也讲亦如日月不住空;他告诉你要放下,他一定告诉你要彻底承当:他永远是中道的,走第三条路。

所以我们念佛也是这个道理:真空妙有,一方面安住无住,一方面生心,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在整个理观、事修的互动当中,是有一个业力在引导的──就是往生净土的愿力。这样子你的莲华就慢慢在八功德水当中,成就功德庄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中提到: 南...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诸佛称名赞叹愿

第十七愿诸佛称名赞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正当念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就在我心中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

所谓禅病,是指由禅修方法不当直接引发的身心疾病或显...

妙高禅师

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就是指阿弥陀佛的...

并不缺少佛性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

不注重福慧资粮的积集可否往生

问: 有些人也深信切愿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资粮的积...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你必须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离

孔夫子,他有一天带着他的弟子游行在陈蔡之间,陈国跟...

如何突破死亡的恐惧

问: 很多癌症的病人都是被病症的恐惧所吓死的。请问...

孝亲追思的清明应该这么过

4月4日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

【佛教词典】应声即现弥陀

指观无量寿经中说第七观时,出现于韦提希夫人面前之阿...

【佛教词典】慢

梵语 māna,巴利语同。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宗...

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在修行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广修供养。在唐朝,有位叫悟...

无常不是说着玩的,要正确去面对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七天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

尘埃里开出鲜花

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

人死后为何要为亡者做功德

问:人死了以后,家属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还要吃素念佛,...

生命操之在我,心境决定处境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

有了标准,有了参考点,就有痛苦

一个乞丐的故事。在最初的时候,他只是每天坐在纽约地...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思想不改变,生命的历史就不断重演

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

星云大师《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接引,让我们再...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

庵摩果与臭井水

有位老婆婆带着蜜浆和水果出远门,她走了一段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