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经中对于获得财富的方法

2011/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财富,但要掌握获得财富的正确方法,佛经中对于获得财富的方法有详细的论述。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应当学会一门技艺,作为谋生之本。佛陀在《善生经》中告诫善生:“先当习技艺,然后获财物。”佛陀在《杂阿含经》中也说:“始学工巧业, 方便积财物。”

掌握一门技术,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特长。有了技术,就能够靠所掌握的技术来创造财富,维持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获得教育子女所必需的支出。一个人在社会上,必须有一定的谋生之道,即使拥有福报,也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技能才能得以实现。

佛陀还主张一个人应当以正当的职业、合法的手段来获取财富。所谓正当的职业就是所从事的职业,既不违犯国法,也不违犯佛法,佛陀在八道中明确提出“正命”的要求。所谓“正命’就是从事正当的职业。佛陀要求佛子在从事正命生活时,不能触犯五戒,也不能促使他人犯五戒。

对于佛弟子所从事的职业,佛陀在《杂阿含经》中说:

营生之业者,种田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

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方便修众具,安乐以存世。

如是修善业,黠慧以求财。财宝随顺生,如众流归海。

如是财饶益,如蜂集众味。昼夜财增长,犹如蚁积堆。

在这段偈颂中,佛陀告诉佛弟子可以从事种田、经商、放牧、租房,建造房屋和家具出售等职业。从事这些正当的职业,再配以聪明的头脑,辛勤的劳动,则财富会与日俱增。

佛陀反对佛弟子以非法的手段获取利益。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受戒品》中说:“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打作。”

佛陀告诫从事经商的弟子,如果受持戒律,而不按照国家法律的要求交纳国税,或偷税漏税,将应当交纳的国税据为己有,都属于犯戒,将会堕落。

有些职业不一定是国法所禁的,但依据佛法,却是一种不正当的职业,佛教也是禁止的。比如从事杀、盗、淫、妄、酒等以解决生活的职业,如屠宰、渔猎,或被雇负责杀人,或制造杀生的器具等,是与杀有关的非法职业。又如专门从事偷盗或提供卖淫处所,出售淫秽书画、或以诈骗为业,或从事酿酒,开设酒吧等都是佛弟子不能从事的职业。

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徒所从事的职业也逐渐发生变化,中国的寺院从唐代百丈禅师所提倡的农禅并重转变为农商并行的方式,现代佛教界获取财富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房租田佃、餐饮素食、佛经流通、参观门票、经忏佛事等各种不同的方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正当的钱财是守不住的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跟偷盗有关系的,大家体会一下。古...

杀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告诉诸比丘们...

怎样念佛才更有效果

一、高声念: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

佛门里的财神爷

人们求财富,大都会去拜财神爷。那么,财神爷是何圣何...

哪些念佛方式是不如法的呢

我们要念好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劫运下的悲惨世界

编者按:本文选自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第十八章之科...

想让自己不断成长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是要学习佛的三藏十二部讲的戒定慧...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

【佛教词典】覆屋过限戒犯缘

亦名:覆屋过三节戒犯缘 子题:三节、三行 戒本疏·九...

【佛教词典】刀途

又作刀涂。三途之一,为饿鬼道之异名。途有二义,一为...

「生」有什么苦呢?怎么叫做「生」呢

我们一般说生苦,生有什么苦呢?怎么叫做生呢?拿人来...

佛门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

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

要看淡权位

权位,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塔,海浪一来,就垮了,连沙...

镜子老师

徒弟擦一面镜子,边擦边说:这镜子可真是贱货,几十元...

学会付出,便会拥有幸福

一个馒头店的老板,每天蒸120个馒头,100个用来出售,...

《地藏经》的二十八种利益

【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

圣严法师《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

一念淫念的果报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

【推荐】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应道交

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必须...

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原文: 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