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应道交

净界法师  2023/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应道交

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必须要具足三种主要的思想,或者讲三种忆念:第一个,忆念真如;第二个,忆念弥陀;第三个,忆念净土。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的临终正念,最大的敌人就是心中的妄想,所以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忽略你的妄想。你平常可能不感觉它的存在,但是临终的时候,肯定要你的命,因为它放不过我们的。阿赖耶识是我们一个大仓库,它会把我们过去当中所造的业,把我们过去当中所打的任何一个妄想,都记录下来,临终的时候它会跟你算账的,特别是我们很熟悉的妄想。你一天当中这个妄想,是经常出现的妄想,你要注意,这个叫做熟境界,临终肯定出现的。

我们必须有一套方法来化解,注意,我们不是讲断烦恼,是来化解你的妄想,你断不了它的。那么化解妄想的主要的思想观念,是来自印光大师说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妄想存在,但是你不要住在妄想,它对你就没有影响。我们要能够不随妄转,你必须要看清楚妄想的本质。所有的过失就是来自于我们愚痴了,对妄想不认知,才会马上就跟着它走了。

在《楞严经》上说我们要看到妄想的本质,必须有一个动作,就是你经常要回光返照。妄想最喜欢你顺着它向外攀缘,你一攀缘,它就有办法对治你了,它就有办法治你了,你就变成很被动,你肯定心随妄转。一个人的六根经常是向外攀缘的,你就被妄想牵着走了,你临终肯定是心随妄转,阿弥陀佛救不了你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自己要回光返照。在《楞严经》里面,佛陀经常告诉阿难尊者说,对治妄想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要问妄想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妄想最怕这句话,因为妄想是没有根,它只是一个假相。

你说我今天跟外境接触,我产生了贪烦恼、瞋烦恼,这是一个妄想,它不断的干扰着我,挥之不去,怎么办?你不要急着对治,你回光返照,你问这个妄想,你这个妄想是从什么地方来?你说:诶,他刺激我的,从外境而来——他生。佛陀说:不对!它是外境,它怎么能生起你的妄想呢?你内心跟外境这是两回事了,如果外境一定可以生,那为什么圣人,一切的圣贤遇到外境的时候,他不打这个妄想?如果外境一定可以生起妄想,那应该放诸四海皆准,但事实上圣人遇到这个境界,他心不动,所以说——他不能生。你说是我自己生起的。那你没有外境刺激,你会生吗?自也不能生。

自也不能生、他也不能生、共也不能生,是故知无生。其实妄想的本质是本来是没有的,那只是我们过去的业力,成熟了,《楞严经》把它叫做循业发现。你有这个业力,你看到这个因缘,你就打这个妄想;你要没有这个业力,你不可能打这个妄想的。所以它只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是一个假相,在《楞严经》说,它是一个没头没尾的假相,来无所从,去无所止,妄想打完了以后,它到哪里去了呢?那么在妄想还没有生起之前,它到底又在哪里呢?未生之前它在哪里?它生了以后——生已无住处,未生无潜处,所以妄想是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它只就是你业力成熟的当下,它会出现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的假名、假相、假用,如此而已了,所以它是没有根源的。

所以当我们忆念真如的时候,我们忆念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妄想消失了,就像太阳出来的时候,乌云就消失掉,乌云本来就没有自体的。所以忆念真如能够让我们做到不随妄转,我们没办法断妄想,但是当你不随妄转的时候,你提起佛号,你就有自在力了。所以忆念真如,主要的目的是破除我们心中对妄想的执取。也就是说,妄不迷不取不动,你就做这件事情就好了。当然这当中是一种智慧,因为不迷本身就是智慧想它生归它生,它去归它去,你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动,你就做这件事情就好了。当然这当中是一种智慧,因为不迷本身就是智慧,你要知道它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相,那是我个人的业力循业发现。

所以一个人要成长啊,你要保持你生命不断进步,你一定要经常向内回光返照。一个人经常去攀缘外境,把所有的成败得失都归咎于外境的时候,你很难进步的,你永远活在过去,你昨天是怎么回事,你今天还是怎么回事,你明天肯定还是这种德性,生生世世就顺着这个生命的等流性在走。直到你遇到了佛法,知道开始回光返照,我们生命才正式改变。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要试着把我们的六根——回光,就是说它本来是向外的,心光是外泄的,《楞严经》讲心光外泄,把这个光——这个观照力,把它拉回来观照自己,其实都是我的心的业力显现出来的,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嘛。即空——它本来是清净的;即假——因为我有这个业力,所以我显现这个妄想。所以我们妄想出现的时候,唯一的方法是去忏悔,因为这是我的业力,跟别人没有关系,他只是一个助缘而已了。你没有这个业力,你不可能产生这种不舒服的感受,不可能!

我们开始自我反省的时候,佛法讲自觉,这个最重要,自我觉悟。你不觉悟,佛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一个人要跳火坑,佛陀救不了你的。自觉、自省——自我反省,自调,你就永远保持进步。保持进步是佛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我现在不够好,但是我不断的在往好的方向走,你这个人是充满了潜力,所以一个人要让生命保持一种向上的动力。我们最怕是一个人往下了,你学佛刚开始很不错,后来慢慢的变成平等,到最后越来越差。你越来越差我们会看不到你的未来,佛教是重视未来,你现在烦恼很重,你现在业障很重都没关系,只要你掌握了方法,只要你不放弃努力,至少你是保持增上,这个人是有希望了,他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我们心灵最大的力量,就是调伏妄想、安住真如,你能够不受妄想的牵引。所以我们常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我们都是自已障碍自己了。所以从前面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当中,我们开始从妄想当中跑出来,走出你心中的妄想,面对弥陀的光明。你要走出来,你老是呆在房子里面,太阳是照不到你的,说实在,照不进来的。阿弥陀佛有大悲愿力,但是你要走出你的妄想,你才可以感应道交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缘起性空,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

这个「我」最怕你回光返照

蕅益大师指导我们从这念迷惑的妄想转成真心: 试思平日...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西方极乐世界在当下

《弥陀经》上释迦佛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推荐】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观察此世界生命无常的状况

一、总说 死期无定之因相有三种,第一、南瞻部洲人类寿...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如何培养出离心

出离心的栽培的确是应该经过一个时期的栽培,我们才会...

女众出家的注意事项

近来经常有女居士问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够放...

【佛教词典】决择分

【决择分】 p0700   瑜伽十二卷四页云:又诸无漏、名...

【佛教词典】诸通

通,自在无碍之义。诸通,指佛、菩萨、外道、仙人等所...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佛遗教经》中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关于...

念佛机24小时开着可奇迹般地驱蚊蝇避免杀生

转贴:师兄们,大家好!我这里有一个不用杀生即能驱蚊...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

佛弟子吃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

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

接受佛心

鹤林玄素禅师,俗姓马,时人皆称他为马素,后来的人更...

把心带回到心性时,应该怎么修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全修在性...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

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已经无量劫 不信常擎如...

文珠法师《改善自己的命运》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