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各种境界中修福种福

2011/08/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顺境中应怎么办?

我们遇到顺境,应当这么想:‘我家现在很富足,这一定是过去世布施得来的善果,今生我更慷慨施舍,救人危急,帮助众生。’

‘我的身体现在很健康,没有病痛,这一定是慈悲心所导致的善果。今生我更应不杀害动物,爱护众生。’

及时行善好比趁灯火未灭时赶紧添油,以免灯火灭了,连油都找不到,添油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在顺境中正好行善积德!

遇到逆境应如何?

遇到逆境,我们要自己想一想:‘我现在的困难灾祸都是过去世的恶业所造成的。如果我能逆来顺受,随遇而安,那么岂不是就可以消掉罪业了吗?

不只如此,当我穷困时,我常愿天下人人富足。当我多病时,我愿天下人人健康。当我遇到争斗时,我愿天下人人和睦相处。我头脑不好,但愿普天之下人人具有智慧。当我五官不全,我愿天下众生长相庄严。......’

遇到任何苦难,我们就发愿来世能救度这类苦难的众生。那岂不是‘烦恼即智慧’吗?(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这本书的下卷还提供,化逆境为助境的方法:

1、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是故圣人设化,以病苦为良药。

2、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是故圣人设化,以患难为消遥。

3、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所学腊等,是故圣人设化,以遮障为解脱。

4、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不坚,是故圣人设化,以群魔为法侣。

5、谋事不求易成,易成则志存轻慢,是故圣人设化,以留难为成就。

6、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者亏损道义,是故圣人设化,以淡交为资粮。

7、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是故圣人设化,以逆人为园林。

8、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是故圣人设化,以布德为弃屣。

9、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是故圣人设化,以疏利为富贵。

10、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是故圣人设化,以屈抑为行门。

看见他人造恶,我能种福吗?

当他人想做恶事而还没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可以劝导他不要做或者加以阻止,我们就有福了。

万一他已经正在做恶事,我们就忧愁不乐,心中常怜愍做恶的众生,我们也有福了。

当他的恶事已经完成,而别人还不晓得,或者恶名还未传播出去时,我们尽力设法加以隐蔽,而且不去谈论它,我们就有福了。

当大家都已经知道他做的 恶事,或者他的恶名已经远播了,我们就引以为戒,用他的例子来告诫朋友或晚辈。我们岂不也有福了。

看见别人行善,我能受福吗?

别人做善事,我们也可以种福。例如:

在他还没有做善以前,我们勉励他做,这叫做以勉励来生福。

在他正在做善事的时候,我们则帮助他做,替他欢喜,这叫做以随喜来生福。

当他的善事已经做完成了,我们就赞美他的功德和长处,使别人能够效法他,这叫做以赞叹来生福。假如我们能这么做,则天上天下,古往今来的善事,都可以给我们造福,这岂不是很妙吗?

广积阴德

积累阴德要积得深广,才能受用,才有力量转变命运。不积阴德,我们就会随著过去世所造的业力流转,这就是被命运限制住了。广积阴德最好,因伪遗留书本给儿孙,儿孙未必能读。留财富给子孙,常反而害了他们,使他们好吃懒做。

我们必须深深体会到:我们人生总难免一死。一旦大限到来,一切东西都无法保留住。纵使自己的身体,仍然会舍弃,何况那些身外之物呢?一个人死了以后什么东西都不带走,而只有带走自己今生所做的善恶业,随著这善恶业去投胎受生(参见孛经抄)。所以古人说:

‘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不要以为财富是你所拥有的。财物是‘五家’所共有的。那五家呢?盗贼、水灾(天灾)、火灾(人祸)、官府、败家子。告诉你,如果你没有广积阴德,当心这五家 随时都可发生在你身上。你何不趁早利用这会朽坏的财物来做永恒的功德呢?财物太多别人看了会眼红嫉妒,肖小之徒知道了可能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情。可是阴德 和智慧没人抢得走,最保险。而且阴德和智慧对于你的子孙和来世帮助太大了。不然,易经上怎么斩钉截铁地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为什么一般人大都‘富不过三代’,而范仲淹的家族竟能兴盛了八百年而不衰呢?因为一般人大都不懂得行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造恶念恶业,所以容易出败家子。一 出了败家子,你再多的财富也完了。可是范仲淹不同,他积得阴德太多了。他当宰相,可是他死后,他家人却居然没有钱买棺材。因为他平时把所有的钱财都拿去救 助贫困了。假如你也好像范仲淹先生这么做,你的子孙也一定会发达的!

行善贵在及时努力。我们大家现在就开始积阴德吧!否则恐怕会太迟了。因为生命无常,我们并不知道死神何时会来临,所以应该趁早修善积福。

‘心田种德急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宋士元

‘一年又一年,渐渐改容颜。始作儿童戏,看看白发全。莫造来生孽,回头种福田。休待无常到,修行早向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用功和修行

今天讲一讲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为很多同修都在问,...

道香应自苦修来,法远禅师的修行故事

写这个故事之前,踌躇了一下,因为这种故事不一定有人...

难当的和尚 难得的清净信

我们不要把这修行信心看的很简单了,非常的重要,不可...

多捡一些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

念佛动中修,要修到什么程度呢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们一个人不是没事干的,...

开始很猛的人,退下来也很快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

无论离合,婚姻都是一场修行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把在家...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极乐世界光明所蕴藏的功德藏

极乐世界的光明,一个是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是...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夫欲念诵,灭罪障,助菩提,应须发愿。先净三业,十指...

【推荐】一碗面给予的启发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馆老板正准备关门之时,一个...

佛前十不求

火线军中一小卒,菩萨了脱不还俗。 菩提种子勤撒播,...

【佛教词典】获得清凉

【获得清凉】 p1406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二页云:又卽由彼...

【佛教词典】戒本位立五篇

戒本疏·正果五篇:“言位立者,僧有四重,尼有八弃,...

念佛切勿起疑念

念佛全凭信心,若起疑念,则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们是...

13种营养丰富的黑色食物

绿色蔬菜一直以来都被誉为最健康的食物,但其实颜色深...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

普贤化美女 考验僧德行

昙翼法师是浙江余杭人,最初依庐山慧远出家,后往关中...

时时修正我们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

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问: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

久坐对健康的伤害与吸烟相当

人人都知道吸烟伤身,犹如健康杀手,但可能很多人还没...

本焕老和尚:多修多得

为什么我今天要来这里?因为庙里的执事多少有些变化,...

大安法师对萧平实若干种净土著作的辨析

问: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学书局出版的《念...

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

圣严法师《如何利用人生的低潮》

有很多人因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所以总把...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