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愿

慈舟法师  2011/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本人屡屡提出。说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举起一片之香,即是全体之香。曾讲过普贤行愿品,读诵普贤十大行愿品,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所以十大行愿,就是整个旃檀。随拈一行一愿,就是片片皆香。阿弥陀佛是总相,普贤菩萨十大愿是别相。念普贤行愿品,即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行愿

何以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愿呢?在十大愿中,

一者、礼敬诸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二字,即是皈依。既皈依,岂有不礼敬的吗?

二者、称赞如来。梵语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无量光。念阿弥陀佛时即是称赞佛无量寿,无量光。世间法都是有量的,岁数最大不过六七十岁。赞七十者曰古稀,叟又记得礼记赞人高寿,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到一百以外,就无赞词了。所以说世间人的寿是有量的,念阿弥陀佛,就是赞无量寿。又世间上让人占得好处,人必称赞曰:“占光,占光。”今念阿弥陀佛就是赞无量光,同时所占的光,也更广大了。

三者、广修供养。供养有法供、有财供。念南无阿弥陀佛时,赞佛无量寿无量光,就是“法供养”。又既以念佛为法供养,岂无一香一花为“财供养”吗?

四者、忏悔业障。五停心观中所提的多障众生念佛观,故知念佛即是忏悔业障。忏悔有三种:一者、取相忏,二者、作法忏,三者、无相忏。取相忏者,念佛感应道交,得见好相,罪即忏除。然佛力加被有显加、有冥加,纵未见好相,安知非已得佛力冥加呢?作法忏者,犯戒须向大众僧求忏悔,以同名同号的佛很多。念一阿弥陀佛,即是向无量无数阿弥陀佛前求忏悔。亦通无相忏,法性无相,念法身佛即能忏罪。念佛不起妄想,即与诸佛法身相应,亦与己之法身相应。清净法身,一法不立,故契无相理,即得消灭罪障,故曰:“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无相忏即实相忏,实相无相,所以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佛即通三种忏悔。

五者、随喜功德。念佛法门,系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称赞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叫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依教奉行念阿弥陀佛,岂不是随喜功德吗?

六者、请转法-轮。念佛就是请佛说法,求见相好,求见光明,也就是请佛说法。佛法常住在世,有机则显,无机则隐。能念得感应道交,就得见佛,就能闻法。念佛时岂不是请转法轮吗?

七者、请佛住世。佛本无生灭,随众生心生而生,随众生心灭而灭,一念念佛一念生,念念念佛念念生,众生心若能依佛而生,佛即依众生心住。念佛岂不就是请佛住世吗?

八者、常随佛学。佛以因感果,菩萨道为因,成佛为果,一切佛皆以普贤行为因,故普贤行为诸佛普因。又十地菩萨皆不离念佛之因,而得成佛,念佛岂不是常随佛学吗?

九者、恒顺众生。常顺众生性,不顺众生相,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恒顺众生性,何以故?人人都具有自性弥陀,故自性弥陀者,即法身佛是也。同一无量寿,同一无量光,上至诸佛,下至蠕动含灵,皆具佛性,岂不念佛即是恒顺众生吗?

十者、普皆回向。普贤行愿品中说:“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普贤行具足无量福德,故云殊胜。六道众生沉溺分段生死中,三乘圣人沉溺变易生死中,唯佛超登究竟彼岸,以殊胜行,普为众生回向,生佛净土。约事相说,无量光佛土,距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土。然事不在理外,故曰:“处处总成华藏界,从教何处不毗卢。”虽说生西方净主,亦不出华藏世界实报庄严土,亦即是生自性中常寂光土。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所以说念佛具足十大行愿。若能读普贤行愿品大乘经,又能念佛回向极乐世界,当然上品上生。若不认字,不能读诵大乘经典,专心念佛,不假多方便,亦决定往生。

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又说:“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但是我们念佛时,要万缘放下,以清净心念十念。若心不清,一边念一边又打妄想,那么,想往生恐怕没有那样容易。所以念佛要口里念著,耳朵听著,心里记著,三业清净,字字分明的念,就会离苦得乐,决定生西。说多了打闲岔,我希望世界上的人,都一齐念佛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

仗弥陀功德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

临命终时,你要心不颠倒

问: 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净土宗的问题。譬如说如...

《无量寿经》之衣食自然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推荐】十全十美的投资方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手头有一笔小钱儿,却不知道该...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黄龙三关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每个人的生和死,别人都替代不了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

如本法师: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佛法中常以忍辱来对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

【佛教词典】十善巧

缘觉乘行人所观察的十种项目,即蕴善巧(五蕴)、处善...

【佛教词典】欲界独觉

欲界独觉者谓无佛出世时生于欲界,自然证得独觉菩提。...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四土...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知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息心达本源

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忏悔之前要先思惟业果的道理

这个忏悔的方法,什么叫做内资理观,外假坛仪,我们做...

福报的水养智慧的鱼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

念佛时间被占用了,利生事业是否要往生后再来做

问: 每天念佛的时间被发心做事占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时...

彭鑫博士:认为SY无害于健康的误区

传统西医认为:精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核酸、葡萄糖...

【推荐】佛经格言集萃

▲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大安法师: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

莫让泥沙迷住眼

近日网上一则有趣而又发人深思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