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真的信佛吗

2011/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传统的国土上,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这里,我想问大家的是,你真的信佛吗?

也许有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当然信了”。且慢下结论,让我们对你的信分析分析。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禅宗慧明法师对“信”的开示:不信—疑信—浅信—深信—定信—真信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就要重一个信字。但信有真妄之分,其间更要经历许多过程,如果不明了这种过程,难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发生其他差别。信字过程,简单说,有下列几种:

一、不信:众生本具佛性,与佛无二;但因无始劫来的业力障蔽,故上来对于佛法,是不信的。以后渐经亲友劝导,或因环境关系,一时为外力促动,乃存一姑且试之之念,此时表面虽学佛,而心中实未起信。

二、疑信 :何谓疑信?疑者,惑而不定也。初学者,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怀疑。今天觉得学佛是好,明天又觉得学佛是不好。今天遇一善因缘之人来赞叹,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恶因缘之人笑为迷信,便又生疑惑。自己与自己矛盾。此种信,名为疑信。然则此疑,究竟从何处生出来的?当知还是从自心上出来的。试问自心既已生信,何又生疑?盖信为真心所动,疑乃业力所生。众生业力太重,故一念真心将起,而无边业力即来遮障,不许学人起信修持。此乃佛魔交战关头,何等危险!所以必须断疑,方能生信。

三、浅信 :初学人经过熏习,对佛法稍有认识,疑减信生;但发心不真,其信也浅。或为世法上之一切希望,或求知识上之渊博多闻,如此是普通之信,不能发生愿与行的力量。何以故?因其信浅,等到利益不见,或环境变迁,便置信心于九霄云外。这种信,譬如空中毛,遇到一阵风,就不知吹到何处去了。

四、深信 :学佛人经过相当修持,已得受用,觉得佛法上有真理。从事修持,立志不变。此时还算不得真正认识,只可说是墙上草,虽说有根,一旦遇风吹来,还是二面倒。即信佛之根基虽立,而信师、信法之心未固。今天皈依这个法师学禅,明天又皈依那个法师学密。着境生心,见异思迁。此乃不信自性佛,不知一门深入的道理。

五、定信 :定信即是坚定之信。学人修到此时,熏习已久,业障渐消,信心才算坚定。如树大根深,风不能摇,信师、信法,独一无二。勇猛精进,不生厌怠。但风大时,大树还可动摇。如修行人根本业障翻动,加以外境压迫,信心还是不免差别。所以,定信仍非究竟。

六、真信 :真信即是契合真如之信。真如是如如不动。清净无相。信心到了如此地步。故曰真信。真信不动。也就同虚空一般,无可动摇。此时自心与佛、法、师,心心相应,息息相关,无纤毫痕迹,亦无丝毫分别。故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到了这个境界,才是真信;真信才是究竟。

对照以上标准,我们还能够对自己说,我真的信佛吗?如果你回答“是”,那我恭喜你,你已经解脱了,因为你已契合真如实相,没有任何外部境界能够左右你的心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中国的佛塔有几种类型

1、楼阁式塔: 在中国古塔中的历史最悠久、体形最高大...

【推荐】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

初学者应读的几部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

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问: 怎样让我手下的员工学佛? 悟光法师: 欲改变别人...

【推荐】弘一大师《切莫误解佛教》

切莫误解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楼宇烈:我学佛法几十年的体会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

【推荐】大安法师:我能够学佛的因缘也是由于生病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剧...

「施主」有何含义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 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

在家念佛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

截流大师:念佛必须具备真实信心

一、要信得心、佛和众生都没有差别,我是没有修成的佛...

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先深信因果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

【佛教词典】天衣无缝

天衣乃指天人所穿着之衣服,其重量极轻,且天愈高,衣...

【佛教词典】四种起首时

密教修四种护摩法各有其相应之时,即息灾法为初夜、增...

在梦境里判断你修行的功力

又见龙神 , 阿修罗等 , 数如恒沙 , 恭敬合掌 , 自...

关于疾病、长寿和善终

最近一直在生病,每年阳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底,我的身...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三进三退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道场白华庵。今天要说的法叫...

关于吃豆腐您所不知道的秘密

豆腐是咱们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食品了,但是,豆腐究竟...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

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

一位母亲一生中撒的8个谎言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

在家的净业修行人,应把握哪种心态

问: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尘缘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

佛法僧为什么称为「三宝」

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因为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