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道坚法师  2012/01/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有,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因为每人走过的道路不一样,于是学佛的目的也不一样。有人生活不如意,经常处在不痛快的时候,想通过学佛给自己减轻痛苦。有的人老是恐惧自己将来,想通过学佛解决自己的身后问题,在肉身灭后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有的人想通过学佛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加轻松,将来得到佛的加被能够升官发财。

还有的人学佛是想给自己减轻孽障,让自己的心理感到好受一些。所有这些想法都没有错,而且非常合理,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一但自己的要求被满足以后,又应该怎么办呢?因为人的要求是无限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了某种现实的目的而学佛虽然看似合理,但是这样的学佛法是永远没有完的,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仍然没有掌握佛教的真谛,因为佛教是反对学佛的人有执著心,为了某种利益或目的而学佛,在佛教看来仍然是一种执着。

其实学佛的目的非常简单,这就是通过学佛的过程,掌握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了生死、断烦恼在佛教看来是一件人生大事,这是因为世俗之人老是追求金钱、名利、感情等等,始终无法脱离充满烦恼的生活方式。生活采取什么方式固然对生活质量很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具备断除烦恼、逍遥自在的一种生活态度,达到了逍遥自在,也就是了断了生死,到达了自由自在的境界。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曾经苦行六年,最后终于悟出苦行无益。于是他重新修改了修行的方法,以豁达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创立了佛教。

中国佛教的古代祖师们非常重视学佛的目的,他们都认为学佛就是取得一种精神的境界,通过学佛而达到一个解脱自如的目的,这个学佛就成功了。古代有一位道明禅师,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亦如丧考妣。”道明禅师向世人指明,生死大事未明,就如同死去父母一样的难受,不敢有丝毫懈怠,应发勇猛精进心,参悟解脱生死;但是一旦参透了生死大事,也如同失去父母一样,这是因为参透生死者,即破除了对假我的执著,进入真我境界,过着称性逍遥自适的生活,荡荡然无所依傍,无所牵挂障碍,不在生死之中打转。

有了看透生死的认识,也就达到了自如的境界,那么肯定就会有一个好的心情。这时我们就是面对各种不如意的事情也不会去执着不放,精神的认识不就升华了吗?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好心情对每个人来说尤为重要。在解决了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包括提升精神世界,已经成为当前人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好的生活质量和好心情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生活才会有好心情,同样,有了好心情会有更好的生活,人人都有好生活与好心情,整个和谐社会就真正实现了。

道明禅师的这句话,就是说的这个道理,生活质量除了物质以外,精神生活的好坏同样重要,要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小康社会里,过上真正的好生活,看来关键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和洒脱的精神境界。生活有时就像参禅领悟,大死一番,方能大活,彻底打破小我桎梏,方能领受真我的大机大用,这种过程,常使人如断魂销骨、剥皮剖心一般。当超越了“未明”与“已明”大事以后,人生就从不自在状态进入一个“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始终处在一个自由自在的逍遥自适的环境,这是一个多么美好又多么崇高的境界!只有到达了这一境界的人,才最终摆脱了物质生活的束缚,才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这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正见

为什么要建立正见?正见当然就是菩萨的智慧。 因为我们...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问: 师父,有的人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

佛教是逃避现实的避世宗教吗

曾经有一个去过非洲的人问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现实的避...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问: 在家人以什么为重,如何实修才能促进信心? 大安...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问: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

在承受中锻炼和改变自己

生命中总有着太多太多的羁绊,无法抗拒,唯有学会承受...

蕅益大师《净土偈》六十首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

极乐世界要修到什么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么相状?我们那...

【佛教词典】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全一卷。唐代仰山慧寂撰,明代语风圆信、郭凝之编。全...

【佛教词典】等一大车

(譬喻)法华经譬喻品所说,长者于门外所赐诸子之大白...

功名富贵如何能求得呢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杀青蛙得蛙眼报—现实中的因果报应

09年佛欢喜日前夕,云门佛学院界定法师一行在湖南益阳...

对恶母应该孝顺吗

问: 对恶母应该孝顺吗? 大安法师答: 首先你对你的...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佛学漫画】根本业

不二问禅师父,师父,以我们修行人念经等的功德力量,...

峨眉山镇山之宝通永老和尚精进念佛开示

踏实修行 精进念佛 简单介绍: 上通下永老和尚,是当今...

心灵蒙尘了该如何清扫

我们知道,衣物脏了,可以用水清洗。心灵蒙尘了该如何...

四大安静 众患消除

佛陀住世时,舍卫国中有一位已证得须陀洹果的须达长者...

在家佛前自受八关斋戒仪轨

(一)唱八支香赞 八支斋体,受持夜朝,关闭诸恶长善苗...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为什么出家人很少生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