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化解嗔心的方法

宽运法师  2012/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啊!‘嗔’更是障碍我们修行的根本;我们经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因为一念的嗔心,所有的烦恼都随之而来了。由于我们众生很容易有嗔心,所以烦恼重重、苦恼重重;这个嗔心要如何化掉呢?

要化除嗔心,我们首先要有‘慈爱想’;所谓‘慈能予乐’;‘爱是’关怀,也是无私的奉献;这世间上,唯有‘慈’和‘爱’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慈爱就像释迦牟尼佛爱护我们、摄受我们一样;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想法,嗔心就会减掉很多。

其次,要作‘大地想’,你看我们的山河大地,不管谁去踩它、踏它,它都不嗔,没有一句怨言。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路不会说:‘你们不能从这里走过。’只有人才会收路费,从中取利。我去到国内,看见很多收费站,就好像以前人所说的:‘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欲从此路过,须交买路钱。’但山河大地它不会跟我们收一分钱,不过是人在路上谋利;不过谋利在某方面来说也有好处;有了钱之后,便可以把道路修建平坦,把桥梁架筑起来,给大众带来很多的方便。大地它包容一切、包容万物、包容所有的众生,试想,大地是多么的慈悲啊。

第三,要作‘火烧想’,试想,如果大火烧来了、大水冲来了,我们就会赶快逃命;当我们赶着逃命的时候,什么嗔心都会没有了,就不会跟别人计较,他以前说过我是非、长短;他曾经欠下我多少金钱等等。这烧来的火、冲来的水都是无情的,它烧来、冲来我们的生命就无法保障了;所以,要把跟我们过不去的人,看成是水、是火,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赶快逃命便算了,这样一想,我们便不会再跟他计较什么了。

第四,要作‘怨家想’;通常来说,怨家有七种:

1.我们众生都喜欢看好看的颜色,但是这个怨家却偏偏不让我去看;既然是怨家不想我去看好看的,为了避开他,唉!也就算了。能够这样想的话,我们的嗔心自然又会减少了一点。

2.本来我想好好地睡觉,但是这怨家却老是不让我睡,我唯有不理它、不管它是不是怨家;把怨家的想法消除了,便能好好的睡上一觉。这就好像我们今天中午所说的,我们修行,就只管吃饭、睡觉,其他就不必去管、去想。所以,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就应该想那是怨家不让我去睡,但是我对这个怨家已全无嗔恨心,这样一想,我们的睡眠就会很香了。

3.本来我应该赚大钱;应该炒楼、炒股票赚大钱,或是中六合彩的,但是这个怨家却偏不让我中,唉!算了、算了!既然是怨家不让我中、不让我得、不让我发大财,那就算了。如此一想,我们的心又会平和很多。

4.本来我很有人缘的,人人都赞叹我乐善好施,可是这个怨家老是说我是非,弄到我连朋友都没有,唉!都是怨家的关系,算了、算了!我现在不跟这些猪朋狗友来往,要学念佛了,要跟阿弥陀佛成为好友。这样一想,我们的心里就会很高兴,我们要与阿弥陀佛、清净大海众菩萨做朋友,不跟那些打麻将、逛街的、说是说非的人做朋友。这样我们的好友都会是善知识。如是一想,心里头就会开心很多。

5.本来我的名声不错;因为名誉是一个人的第二生命,所以很多人都很在乎──你看我的地位多高、名誉多大、多么的受人尊重!就是这个怨家搅得我不太好,实在很烦恼。唉!我不想烦恼了,我不想跟他计较了;这可能是前世或多世以前欠他的。这么一想,心里头就会舒服很多。

6.本来我应该大富大贵,比李嘉诚还要有钱,但是这个怨家把我搅到什么钱都没有了。现在好了,我可以安贫乐道,若是怨家令到我天天烦恼;钱有了,我烦恼;钱没了,我也烦恼;所以现在我离钱一身轻,我可以好好的念佛。如是一想,心里还感激这怨家啊。

7.本来我应该生到善处,由于听说有十法界、有四圣六凡,便想生到善道去、不愿生到三恶道去。但是这个怨家搅到我真的没办法,可能是我前世欠他的;如果我跟他计较,我的嗔心就会生起;嗔心一起,就可能跟着他去了三涂六道了。如是一想,便不想跟他计较,我宁愿和阿弥陀佛在一起,跟着阿弥陀佛走。有了这种想法之后,什么怨家、什么怨恨,都没有了。

此外,还有其他的对治嗔心的方法。什么方法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就告诉我们;那就是‘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却不懂得如何实行。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我们观自己的身体都不清净,所谓眼泪涕唾,七孔常流,因我们吃东西自然便有排泄,便不干净;我们观自己不干净;观别人也不干净;所以以前还有‘白骨观’等种种观法。这样不净的念头一起,我们的嗔心就会减少很多。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试想天气冷一点我们觉得苦;热一点还是觉得苦;饱一点是苦;饿一点也是苦;如是观想,这么多的苦,我都在忍受、都能忍受,这样一点嗔心的苦,也就忍受下去了。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我们的心念的变化实在太多了,总是随着境界而变迁、而转动。今天在寺庙里听法师说法觉得很受用,明天回到家里就把法师的话忘记得一干二净了。所以《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事实上,不用观都知道人生是无常的,因为有成就有坏,有生就必有死,怎可能是常的呢?世间上没有任何事物是不变的、是恒久的。就好像我们今天在这里念佛,有七天的缘份,这一缘份缘起七天,再过两、三天缘就灭了,大家就会各散东西,想要再聚也聚不来了。所以说一切都是无常法,都是缘起性空。我们念佛人,要懂得这个道理。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刚才说一切都是因缘法,我们的身体,不过是地、水、火、风的四大假合;宇宙的生成变灭,亦不离成、住、坏、空。释迦佛说,它说法四十九年却从未说过一字。如果说它曾说过一法,那就是谤佛。因为佛只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理告诉我们,它并没有讲过任何一种法。因此,我们除了袪除‘我执’之外,更要袪除‘法执’;唯有将此二执破除,我们在修行上才能体会念佛的真正妙用,才能得到彻底的究竟解脱。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可对治嗔心,那就是‘八正道’;如果我们能真正了解‘八正道’的话,相信所有的嗔心都会消失了。首先,我们要有正见,亦即是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才会有正语;我们都知道菩萨有‘四摄法’;教我们讲爱语、讲软语、讲关心别人的话;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宇宙的无常;教导我们如何修行、如何了生脱死;如果有了这想的正知正见,我们的嗔心不但不会起,而且还能感动他人、影响他人。另外还有正命、正思维、正念、正精进;比如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念佛,就是真精进、正精进。接着还有正业、正命。这八种正道之间,其实是相连的、是分不开的。若能把握其中的道理,就是对治嗔心的最佳方法。所以大家要紧记。

不过可能有人会说,四念处及八正道都是小乘法;殊不知小乘法即是大乘法的根本;小乘的实现就是大乘的圆满;如果没有小乘的话,那里会有大乘呢?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从小乘做起、从我们自身做起;当我们自利充盈了,就能帮助别人;如果我们自利不充盈,如何能有力量实践利他的菩萨道呢?因此,真正的菩萨行,必然是自他两利的;唯有利他才能利己;真正的自利,其实就是利他。有了利他的心,我们的嗔恨心就永远不会存在了。

现在大家既然明白了,相信嗔恨心就没有了;不过没有嗔心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贪和痴都袪除。大家都知道,我们凡夫实在很容易生起贪、嗔、痴。什么是‘痴’呢?‘痴’就是邪见,刚才我们说了,八正道就是袪除邪见的最好方法。然而愚痴是从那里生起的呢?为什么会有愚痴呢?一般来说,愚痴有三种:(一)、从无明中生;(二)、从身见中生;(三)、从疑心中生。我们很多人容易产生疑惑,如果没有亲眼见到,就不会相信;其实许多我们没有见过的事物,实际上早就已经存在;所以,因无知而产生的疑心,亦是愚痴的一种。大家知不知道,愚痴的人将来会生到那里去呢?愚痴的人将来转世会投生到畜生道去,因为畜生之所以生为畜生,就是因为愚痴。它们的生命中只有两件事情,一是食,二是欲。那是多么的可怜啊。

而我们之所以愚痴,通常是因为听了一些不正确的邪法,慢慢起了我见、我执;有了这个错误的知见后,就成为了无明,因而‘外执是非,内计人我’,念念与愚痴相应,念念与愚痴分不开;为了我所爱、我所执而追声逐色,随波逐流,苦苦相续。不过,若能善巧地利用愚痴,则我见、我爱亦可化为一种智慧之果;要知道愚痴与智慧是相对的,若能把愚痴转化就会成为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要让他控制我的情绪

著名作家欧亨利和一个朋友去超市里买饼干,欧亨利礼貌...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

有什么可嗔的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慧不贪欲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

【推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少一份暴躁与气恼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

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问: 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 这...

《地藏经》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很多道友出家受戒或住几年佛学院之后,经常生起这么个...

如本法师: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佛法中常以忍辱来对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我们花了太多的...

生命的未来,就看你心里装进了什么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来,说是在迷中,其实也简单。它...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想,我们读《阿弥陀经》,有两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

审视自己的个性

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

【佛教词典】登地菩萨

登入初地(即欢喜地)之位的菩萨。...

【佛教词典】迦毗罗婆苏都

(地名)Kapilavastu,又作迦维,迦维罗阅,迦维罗越,...

星云大师的生活衣食住行

在这里,要向各位报告贫僧的生活衣食住行的关系,虽是...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

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

善修奉行十念法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

【推荐】观世音菩萨

《一》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长寿

离欲上人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披剃...

其形虽寐,但闻性不昏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推荐】你在苦中作乐吗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

防癌数字

近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死因预测报告,在未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