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不是苦的

2012/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因缘经》中,释迦牟尼佛曾明确地指出,这个世界的因果原则,是“行苦苦报,行乐乐报”。就是说我们如果行快乐之事,那么就会有快乐的果报,如果行痛苦之事,那么就会有痛苦的果报。修行也是一样。很多人认为修行是苦的,修行是需要受苦的,需要有痛苦的过程。其实这是误解了修行。如果我们行的是苦,得的也会是苦。而不会是别的什么。

世尊又说:夫人祸福。随心而起。心念善故。受报亦善。心念恶故。受恶果报。心念苦乐。受报亦尔。如人饿死。则作饿鬼。苦恼死者。受苦恼报。欢喜死者。受欢喜报。安隐快乐。果报亦尔。汝今云何。于苦恼中。求欲灭罪。望善报也。幸可不须。于理不通。

人的福祸都是由心而起,心想念善,那么受报也善,心想念恶,那么受报也是恶报。’饿死的人会会作饿鬼,苦恼死的人,会受苦恼的报应。而欢喜死的人则会受到欢喜报。十分快乐。如果想从痛苦来换取罪业的灭除,希望得到好的报应,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道理十分明白。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那为什么佛法有这么多的戒律,还要有种种修行的方法。修持起来免为其难,苦死了。这是怎么会事呢。

其中有两个方面我们需要知道:

1 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快乐,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快乐。世间人把,拥有财富,女色,名利,等等看做是快乐的事情,但是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快乐,相反执著于此,还会带来诸多的痛苦,烦恼。有了财富,不免要担心被劫夺,担心失去,而且希望能够更多,费尽心机,奔波劳顿。所受的果报也自然是不好的果报。

我们平时被习气所支配,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这十恶业无不是让我们痛苦烦恼的罪魁祸首。修行就是去掉这些恶行,恶念,恶语。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制定戒律,不是限制我们,而是保护我们,保护我们不受伤害,不受恶报。这是让我们获得幸福的根本办法。并不是我们受到了限制,受到了痛苦,就会有所补偿。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所以修行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受苦。应该说是一种追求幸福的正确方法。

2 修行还有种种方法,比如持咒,念诵佛菩萨的名号,诵经,禅定等等,这些方法无一不是为了让我们的身口意能够摆脱业障习气的困扰。所以这个过程,也不是为了受苦而作,受苦不是目的。

修行其实应该说是照顾我们自己的最好方法。

在《大般涅槃经》中讲到:善男子。菩萨见所持戒牢固不动心无悔恨。无悔恨故心得欢喜。得欢喜故心得悦乐。得悦乐故心则安隐。心安隐故得无动定。得无动定故得实知见。实知见故厌离生死。厌离生死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明见佛性。是名菩萨所知见觉非世间也。

当我们持戒修行,心无悔恨,悦乐欢喜的时候修行便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自然安详、自然如金刚般不为所动,自然厌离生死,趣向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如何处贫居富》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我们又...

念死无常应该如何修

印祖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一个死字,告诫我们净业行人修...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

功到自然就成

不说一般的人,就说菩萨的愿力,我讲个故事。印度的无...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

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俗话...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

虚云老和尚的净土思想

虚云和尚(1840-1959)是近代禅宗泰斗、佛教领袖。当...

【佛教词典】引饭大师

指净槌。即僧家将进食时,所鸣之槌。据清异录释族引饭...

【佛教词典】二受

身受和心受。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的苦乐感受;心受...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 第一个...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缘

阿恕伽王(又称阿育王)是一位暴虐无道、嗔怒好杀的君王...

供养的时候,天上的宫殿也给你修好了

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

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

我们知道,中国的禅宗传自印度的菩提达摩,他於纪元五...

人生三百岁

最近常有信徒对我关心,他们有两种问候方式,一种是:...

木瓜5大法宝护肝脏

木瓜的营养保健作用流传已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再来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

圣严法师《禅修的要领》

身心放松 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 头脑放...

把聪明转变成智慧

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世间一切幻化,如露如电。故祖师说:一切都是假,唯有...

药师佛十二大愿变相图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被称作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