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忘记是风度,舍得是智慧

2012/05/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收获——快乐和幸福!学会忘记,让身心轻松;懂得舍得,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忘记是一种风度,舍得是一种智慧。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谛,懂得忘记的心灵升华,让精神得到提升,懂得舍得会活得很精彩。学会忘记,懂得舍得。

记得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牢记是一种责任,淡忘是一种智慧。

忘记是一种记忆的洒脱,一种胸怀的和境界的开阔,一种绅士的风度和勇气的超脱,一种对过去和成功的淡然处之,一种对痛苦和忧愁的嘲讽和不屑,一种对人生轻轻松松处世之真谛。

其实,生活的本身就是在于不断地吸取、积累和淘汰。生命是一种过程,一种吐故纳新的过程。就是吸取有道理的,积累应该堆积的,淘汰那些个糟粕。正是因此,人生难免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学会忘记,也就不会记住;这是生活的辩证法,也是生活本身的规律所在。我认为在很多时候,人们不仅要学会忘记,更要学会懂得舍得。

忘记是一种风度,舍得是一种智慧。

人要想让自己的一生过得快乐和幸福,就必须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够改变的。这不仅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忘记是一种心灵超脱的修养,舍得就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忘记是一种优秀的品德,舍得就是一种绝好的心态;忘记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舍得就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

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生若能如此,那么将会是多么的完美和幸福呀!靠得住,实为可贵,珍惜的事务切勿忘记;丢得下,实为应该,废弃的东西应早摒弃。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不敬,牢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和帮助,忘记自己过去的辉煌和成就,铭记今天的责任。

学会舍得,舍得身外的名利和虚荣,舍得一时的风光和潇洒,舍得诱人的利益和荣誉。只有懂得舍的人,才能获得卓越的成就。

做到能忘记处且忘记,能饶人处且饶人;能舍得之时,就一定要舍得,绝不回头。能牢记的一定要铭刻在心底,能施人处且施人。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收获——快乐和幸福!学会忘记,让身心轻松;懂得舍得,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不仅要学会忘记,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谛。那样人生将会更加的真实与完美!因为无欲无求,活得淡然,活得舒坦,也会活得很精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各位尊敬的护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陆法...

【推荐】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

​《菜根谭》警句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4》

各位尊敬的大法师、慈悲的居士们,还有发大心来护持正...

不拔眼中钉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钉子,所谓「眼中钉」,要不要恨...

圣严法师《慈悲的智慧》

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

巧媳妇的故事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

范蠡人生的八智慧

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奇人,他辅佐越王勾践筹划20余年,最...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是什么因缘触动了十法界的门

我们时刻的检查自己的内心的相貌,从而反省自己的心态...

书房挨着卫生间,是不是对佛像及经书不恭敬

问: 至诚恭请法师慈悲开示,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

十种礼佛方法

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

良言一句三冬暖

春回大地,百花竞秀,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喜逢新春佳...

【佛教词典】乞食十利

(名数)一、所用之活命,属自不属他。二、使施食于我...

【佛教词典】盲冥

谓盲昧闇冥,为无明烦恼所覆蔽,则无见理之明,如盲者...

准提菩萨三目十八臂的表法含义

准提王佛母身黄白色,有种种庄严其身,腰着白衣,衣上...

曲折所带来的财富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

最值得怀念的近现代高僧们

他们致力于振兴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艰险。他们曾经...

苦行大师 端坐化去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

如何大发「七圣财」

新春期间,亲朋好友见面总互道恭禧发财。而佛门中人,...

妙莲老和尚《拜佛念佛的方法》

(一)拜佛的方法与功德 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

有这五心,何来心累的羁绊

养生的方法,可谓多如牛毛。其实,真正的养生是养心。...

把「谢谢」带回去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吗

问: 一位师兄看到《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若诸人天诵持...

念佛心是攀缘吗

问:用攀缘心为自性,如煮沙成馔。今念佛心,是攀缘邪...

地藏占察前,为什么要念一千声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说,除了供养十方诸佛,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