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圣严法师  2010/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受人陷害而终生残废。

她也许以为这样向我抱怨过后,可能会得到一些精神上的补偿吧?

可是我并没有安慰她,反而告诉她:「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再抱怨也是于事无补,你现在唯一可做的,便是想办法去补救它。」

其实,一切不如意事,都是循著因果律而发生。你此生也许未必做过什么恶事,可是谁敢担保说你的前生、再前生,就没做过什么坏事?

如果我们能肯定因果的法则,就会对所遭受的不如意事,非但没有怨尤,反而会更积极努力地去改善未来的命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五百世做狗这么久,只有两次吃饱饭

佛灭度后了,有一位大阿罗汉叫祇夜多阿罗汉,他是在北...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

莫道为恶不报,只因时节未到

世有邪见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时因果、现生因果、隔世...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

人最宝贵的就是良心

引言:不伤害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这个...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

六因、四缘、五果

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

圣严法师《生与死的尊严》

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

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闭关,又称掩关,这名词和风气,在印度并没有,在中国...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

【佛教词典】六即

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由凡夫修...

【佛教词典】表业成就分位

【表业成就分位】 p0794   俱舍论十四卷七页云:已辩...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

患癌或重病,该何去何从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从? 假如您是一个信佛念佛已经很...

念佛与义工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问: 学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摆在第一而无暇...

梅光羲居士《心经》浅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佛教基本理论

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

善知识的八种相

居士要亲近善知识,居士在学习佛法,其目的无非是要求...

【推荐】净业持名四十八法

自序 若论净土,法门广大。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

难道临命终还让你选时间吗

接下来我们讲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好让大家仔细体会...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

心清净了,任何地方都能清净

现在很多都市人,因为由于生活紧张的关系,非常的烦躁...

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