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圣严法师  2010/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怨的声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体贴、孩子不听话,有的则是抱怨老板、同事,另外还有人抱怨政府决策、社会环境……,其实,抱怨只会使自己的情绪更低落,于事无补。

当然,抱怨并非全然无理取闹,就是因为认为自己有道理,却受了委屈、损失或冤枉,或是认为对方头脑不清楚、说话不谨慎、处理事情不恰当,而且做事方法有问题,所以看不顺眼、听不习惯,才会抱怨。当下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往往敢怒不敢言,也不敢当面发作,只敢在对方的背后频频抱怨,把心中的不满告诉其它同事、朋友们,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往往这样发泄完之后,虽然在情绪上暂时可以得到一些平衡作用,可是在背后抱怨对方的言语,一不小心就会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对方可能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够忠诚、不够朋友、不够义气,反而让事情更复杂。因此,抱怨不但无济于事,还会增加自己无谓的困扰。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抱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反应、沟通、请示、建议,或是透过种种不同的管道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不需要用抱怨的方式来出闷气。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就像很多商家都会贴著:「把我们的缺点告诉我们,把我们的优点告诉大家。」的标语。只是有些人心量很小,只喜欢听恭维、奉承的话,如果你对他说一些逆耳的忠言,他不但不会知错,还会加以搪塞。你要是向他抱怨,他可能会反过来训斥你一顿,认为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你犯了错误,他自己可是一点错误也没有。

抱怨的言语的确会令人感到不舒服,然而我们却应该要培养接受抱怨的雅量。孔夫子曾说:「闻过而喜」,意思是说,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批评指责时,应该要感到欢喜。无论是当面的批评,或是背后的抱怨,甚至是千夫所指,把你点点滴滴的错误、缺点,都当众一一地指出来时,还是要保持君子的心胸气度。因为一个能够接纳各方面指正的人,才能真正的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健全、更完美。

虽然有时候别人的批评指责不一定正确,也要发挥忍辱的精神,无论对方说对说错,都还是要谢谢对方。而且别人既然愿意给我们批评指正,就表示对我们有所期待,如果他对我们不抱任何期望,就不会有这些评语了。因此,这些批评对我们而言,反而是一种鼓励和帮助。

最后,我们要记得关于「抱怨」的两大原则:第一、不要抱怨任何人;第二、听到别人抱怨自己时,不要难过,也不要把对方当成仇人。更进一步,当我们被别人指责、抱怨时,还能够发自内心感谢对方,不但能成为儒家所说的君人,也能成为一个修忍辱行的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四种修道的方便门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

少欲知足,诲众清约

少欲知足 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

末法时期修念佛还是参禅

问: 现在末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

净土者的「夹杂」

有自以为学净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谓净土之读经只能读...

学会挖人生的墙角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

比比谁更有「道」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圣严法师《慈悲的智慧》

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

圣严法师《泰然面对众生相》

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

圣严法师《骂出一句阿弥陀佛》

当嗔恨心起时,你可能会气自己怎么回事,为什么老是容...

临终助念的方式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

【佛教词典】二道

(一)无间道与解脱道。乃断惑证理之二道。(一)无间道者...

【佛教词典】起行

(术语)谓往生之行也。善导观经疏三所谓众生起行,口...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个子矮小的男子女人应改掉轻慢人的毛病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云:为人因何短小?以凤生...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障碍我们见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其实分别心...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归本源

问: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归本源?它与圆成佛道是一还是...

岭东第一禅——僧稠大师的故事

僧稠大师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

战象自拔淤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当时的国王波...

道证法师: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讲到菩提心,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

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

问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 答曰:益身...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离一切障缘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

他讲话伤害我,其实他是无心的

我们如果不用本性修行,老实说,要修行很困难!在家人...

如何安住我们的心

当年,源律和尚向慧海和尚请教: 源问:怎么用功?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