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无常就是永恒》

圣严法师  2010/10/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般人对人生的追求,大多从物质、精神、永恒三个方向着手。物质是人类生活的先决条件,包括自己的身体以及生活环境,都需要透过物质才能得到种种满足与享受。在现代社会,因为科技进步,物质条件普遍提高,人们生活得更舒适。但是,现代人并没有因此比从前的人更快乐,烦恼的人还是觉得烦恼,甚至比从前更痛苦。

因为欲无止境,对物质的贪求永远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与幸福,只能够带来一些便利。但是所谓的便利,也并不是绝对的便利,因为从一方面获得便利,同时在另一方面却也可能失去种种的优势。例如,现代人住在大房子里,窗户关得密不通风,室内有空调,又有各种现代化设施,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安全、享受。可是,住在房子里的人毕竟与天然的空气隔离了,因此他们同时也失去了与大自然连结。所以,对物质的追求并不总是可靠的。

至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则是非常抽象的,因为这是每个人内心的感受、认识、经验和体会。精神生活的层次因人而异,精神层次低的人,无法体会到在物质之外还有什么生活意义。可是拥有精神生活的人,便能从读书当中体会到一些道理、理念,读书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享受。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并不是说读书一定会带来物质上的财富,而是指书本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成长、寄托和安慰。艺术与宗教也是如此,特别是宗教上的信仰,相信有天国、佛国、净土,或是相信在冥冥之中有神、佛、菩萨来协助我们,这也是精神生活中的一环。

至于永恒,其实是永远都追寻不到的,因为世界上并没有这种东西。佛法讲‘无常’,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只有‘经常在变’这个原则永远不变,所以无常就是永恒。如果我们能明白任何东西随时都在变动,并不是经常、永久的,而不执着永恒的存在,就能得到解脱了。

以佛法的观点而言,在物质、精神与永恒三者之中,物质与精神是需要提升的,但永恒则是空洞不实,所以我们不需要追求永恒。追求、执着于虚幻的理想,一定会产生问题,不如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如果在现实生活之中,能够活得非常踏实、清楚,不觉得有烦恼或痛苦,这就是最好、最究竟的生活方式。

也许有人会怀疑,既然成佛是最究竟的,难道佛不是永恒的吗?其实,佛的力量是处处都在、时时都在,但因此也等于处处不在、时时不在。他并不是永远都在固定的地方,但也不是永远都不在那个地方。平常我们虽然感觉不到佛的存在,但每当我们需要佛的时候,他的精神、力量就自然与我们同在。

所以,真正的永恒就是没有永恒,而是超越永恒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

心律法师:孝顺从当下做起

大家都说,李生是个很孝顺的人。他不仅常说:等我有钱...

每一天都要能够痛念无常

深信因果,一方面是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深是指深...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

旷劫以来,无一时一刻不在梦中

【原文】 古云:处世若大梦。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

「无常观」带给我们什么警惕呢

无常是灭的意思,当人的果报体、或者是畜生的果报体、...

寿命长远,这个很重要

寿命长远。这个很重要!时间,是一个修道的基础。你问...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圣严法师《本来无一物》

问:六祖惠能大师有一个偈子,本来无一物是其中的一句...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

【佛教词典】一遍

(杂语)诵一度佛名及经文也。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

【佛教词典】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经名)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三卷,宋施护...

大安法师:念佛人临终时冤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

问: 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

禅不是自了汉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

若有病苦缠身者,当持念药师咒

药师咒是《佛教念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来自《药师琉璃...

佛门里面也有出神吗

【原文】 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

人生相报十大恩

1、父母养育之恩。十月怀胎,冒险分娩,精心喂养,呕心...

不要小看自己

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长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

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

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这个每一个宗教,不是讲爱就...

玫瑰与刺

在为玫瑰剪枝的时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渗出拇...

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