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常用的两部经典中均有特别介绍观世音菩萨,一部是《楞严经》,另一部就是《法华经》。
在《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介绍自己修行的方法,所以称为因行,也就是在因中修行的法门。
《楞严经》卷六记载,在楞严会上,有二十五位大菩萨分别叙说自己所证得的圆通法门,最后由文殊菩萨评定,以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最为殊胜。
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也就是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能不受所动,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不像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以致于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生起贪、嗔、爱、恶的烦恼,促成杀、盗、淫、妄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
至于《法华经》则说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果德,也就是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之后,来广度众生,用心耳来听得、知道一切众生的声音,然后处处度众生,时时度众生。而〈普门品〉就是说明、介绍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作观世音菩萨,以及他如何广度众生。
《法华经》的翻译者
译者是姚秦时代的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姚秦是中国南北朝时代的胡人之国。鸠摩罗什出生于西域的龟兹国,被秦王符坚派将军吕光,在公元三八四年自西域以武力请回,住在位于今日甘肃省的武威,也就是当时的凉州,而于四○一年到长安,四○六年译出此经。
中国的佛经自梵文译成汉文,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最有名的几位大翻译师中,第一位就是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第二位就是玄奘三藏法师。一般都称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叫作‘旧译’或‘古译’,唐太宗时玄奘法师翻译的叫作‘新译’。
‘观世音菩萨’的名字也有新译与旧译之别,最早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法师译为‘观世音’,玄奘三藏的《心经》译为‘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