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因行与果德》

圣严法师  2010/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常用的两部经典中均有特别介绍观世音菩萨,一部是《楞严经》,另一部就是《法华经》。

在《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介绍自己修行的方法,所以称为因行,也就是在因中修行的法门。

《楞严经》卷六记载,在楞严会上,有二十五位大菩萨分别叙说自己所证得的圆通法门,最后由文殊菩萨评定,以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最为殊胜。

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也就是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能不受所动,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不像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以致于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生起贪、嗔、爱、恶的烦恼,促成杀、盗、淫、妄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

至于《法华经》则说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果德,也就是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之后,来广度众生,用心耳来听得、知道一切众生的声音,然后处处度众生,时时度众生。而〈普门品〉就是说明、介绍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作观世音菩萨,以及他如何广度众生。

《法华经》的翻译者

译者是姚秦时代的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姚秦是中国南北朝时代的胡人之国。鸠摩罗什出生于西域的龟兹国,被秦王符坚派将军吕光,在公元三八四年自西域以武力请回,住在位于今日甘肃省的武威,也就是当时的凉州,而于四○一年到长安,四○六年译出此经。

中国的佛经自梵文译成汉文,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最有名的几位大翻译师中,第一位就是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第二位就是玄奘三藏法师。一般都称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叫作‘旧译’或‘古译’,唐太宗时玄奘法师翻译的叫作‘新译’。

‘观世音菩萨’的名字也有新译与旧译之别,最早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法师译为‘观世音’,玄奘三藏的《心经》译为‘观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三圣都指归净土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他有一个奇特的经历,就是...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

用大悲水治愈重症糖尿病

民国五十年(公元 1939年),余患中风,左半身不遂,住...

观音菩萨会附体显灵吗

问: 有朋友说某人家中观音菩萨很显灵,说是和那家有...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以金刚三昧无...

文珠法师: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功德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

至诚念名号,度一切苦厄

一九二三年,袁海观有一个二媳妇,年纪已经是五十多岁...

胎儿羊水少胎位不正,诚念观音平安顺产

爱人怀孕六个多月时,做B超发现胎儿羊水少,且胎位较低...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圣严法师:在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

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

【佛教词典】巴杰士

(Burgess, James; 1832~1917)研究古印度之英国学者...

【佛教词典】如意棒

为棒头安置如意宝珠之密教法器,此棒亦为毗沙门天之三...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信,有四种层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

欲修净土佛国者,当发大愿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第九修持门中...

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受多少艰,无论经历多少...

妙莲老和尚《拜佛念佛的方法》

(一)拜佛的方法与功德 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

昼夜十万佛号如何理解

世传永明大师昼夜念弥陀十万。予尝试之,自今初日分,...

惟贤长老《建立信仰并学菩萨》

一、建立信仰 你们参加法会做义工,你们都有信仰吗?...

星云大师《几个最有效的念佛法门》

一、要欢欢喜喜的念 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极乐,我们要...

为耳聋昏迷痴呆者助念,有功效吗

问: 若有耳聋或重听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痴呆症者,...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

高僧谛闲法师的禅定工夫

谛闲法师与印光法师(18611940)为真莲友,彼此同唱教...

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

临命终的人往生,他必须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这个很重...

忍辱法门有五种

第一、生忍。 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