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要以感性来修行》

圣严法师  2010/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稳。性格不稳的人,经常会发脾气,而发了脾气之后又常常后悔。有的人生气时就去拜佛,可是拜完佛,看到人又发脾气,发了脾气再拜佛。我经常遇到这种人,他们告诉我:‘师父,我信了佛,知道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跟人争吵,可是,还是发脾气,还是骂人。’

最近我到中西部去访问,有一位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告诉我说:‘师父,很奇怪呀!我不能念经,只要上午念经,下午一定跟我太太吵架。’我说:‘这不对呀!你念了经以后,应该有慈悲心才对呀,怎么还会跟太太吵架呢?’

他说:‘师父,我念经的时候就是希望下次不要吵架,结果念完以后准会吵架,我怕发生的事,准会发生。’我说:‘你一定不会念经,你是不是一边念经,一边想下午不要吵架,不要发脾气,你如果用这种心态念经,你本身的心情,已经在波动了,这样念完经,火气自然就来了,就会吵架。’

他的太太在旁听了说:‘师父,我先生就是不听我的,我叫他念经的时候身心要放松,他就是不听!’

我告诉他说:‘我现在告诉你,你以后诵经时要心平气和地诵,如果气急败坏地诵念修行,怎会避免情绪化呢?’

上面这个例子,不是菩萨不灵,也不是没有感应,而是本身不会修行,修行的态度有问题,这个留学生以感性来诵经,以感性来修行,修行的结果还是感性的。

人的情绪是需要调剂的,学佛是一种修养,能够使我们心平气和,心平气和以后,自然而然地,理性便会胜于感性。如果时时刻刻为了某种目的而修行,一心只想快点达到目的,这会引生感性的情绪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真能念佛,即是现前修行六度万行

汉传大乘法门里面所讲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

星云大师《我能为世间留下什么》

俗话说:人死留名,树死留皮。人到世间上来走了一趟,...

大安法师: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也发心修行,...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圣严法师:多情须讲理

「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在...

工作要赶不要急

我常说:「工作要赶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

工作与休闲

近年来有些提倡重视休闲生活的人士认为,不要因过度认...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

【佛教词典】无起

【无起】 p1042 集论五卷十五页云:何故此灭复名无起?...

【佛教词典】摄受

又叫做摄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

志公禅师劝世念佛文

回头好,回头好,持斋念佛随身宝。 有有无无都麻烦,...

星云大师: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信仰不能被消费

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

上山的和下山的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

善说法要的毗舍佉比丘

过去,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当时,毗舍...

工夫现前,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

星云大师《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虽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继续的,并不就此为止...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

百岁奇僧预知时至,选定奇人继任住持

剃度出家在年龄上有何要求?一般说来,我国当前对于出...